不知道:中山国被毁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也是与长平战争相比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对于长平战争,赵国受到了重创。就五国伐齐而言,不仅重创了齐国,也离开了山东六国之间的关系,为秦国实施“远近攻”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国伐齐的直接原因是齐国消灭了宋朝。
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民王派将军韩聂举兵攻灭宋国,宋国民心离散,直至城市不守。齐军迅速突破宋国都城。宋王偃死于魏国温邑(今河南省温县)。然而,齐国消灭宋国后,公元前284年,燕国、秦国、魏国、韩国和赵国突破了齐国都城临淄。所以,问题来了,齐国灭宋后被五国伐齐,为什么赵国消灭中山国却没事?
[img]316496[/img]
一
@ 赵灭中山之战是战国时期中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斗始于公元前307年,结束于公元前296年。也就是说,赵国花了大约12年的时间才彻底消除了中山国的腹大病,使赵国南北融为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在此之前,中山国的疆域正好位于赵国的中部,也将赵国分为南北两部分,这也是赵国早期相对较弱的重要原因。
基于此,赵武灵王开始了“胡服骑射”,在国力增强后发动了消灭中山国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中山国家已成为赵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和转折点。那么,问题来了。赵消灭中山国后,各国的反应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人反对?一方面,赵消灭中山国家并没有遭到各国的反对,这与中山国家的地理位置直接相关。
[img]316497[/img]
二
战国中期,中山国的地理位置主要与赵国、齐国接壤。因此,齐国和赵国直接影响着中山国的生存。此前,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五国相王”,“千乘之国”中山国称王之事引起齐国不满。此外,为了避免干涉进攻中山国的行动,赵武灵王派遗使者楼缓至秦国,仇液至韩国,王贲(与王坚之子不同)至楚国,富丁至魏国,赵爵至齐国,游说各国不干涉赵国消灭中山国的行动。
@ 在某种程度上,在赵进攻中山国之前,后者在战国七雄中被孤立。这也反映了赵武灵王的规划能力,为顺利消灭中山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应地,宋与赵、魏、齐、楚、韩等诸侯国接壤或相邻。
[img]316498[/img]
三
更重要的是,宋朝位于河南、安徽和山东省的交界处。它不仅拥有定陶等繁荣城市,也是交通要道。基于此,齐国消灭宋国的行为直接引起了战国七雄的强烈不满。也就是说,你怎么能把这么好的东西占据在齐国呢?与赵武灵王相比,齐国在消灭宋国时没有与周边诸侯国沟通。这种不打招呼的行为也加剧了各国的不满。
@ 在燕国的积极驱动下,魏、韩、秦、赵自然一拍即合,决定联合讨伐不讲规矩的齐。换句话说,赵的做法无疑比齐国高得多。另一方面,齐消灭宋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86年。此时,齐和秦被称为东西两大强国。
[img]316499[/img]
四
@ 在此基础上,齐国消灭宋国后,纸面实力甚至超过了秦楚,打破了战国七雄之间的平衡,即此时的齐国,就像战国后期的秦国一样,让其他六国感到恐惧。@ 五国伐齐,是一场纵攻齐战,但齐国没有函谷关,一场战役使齐国历代君主的努力化为泡影。就赵国而言,胡服骑射后,赵国只是实力增强,还没有达到主宰世界的地步。即使赵国吞并了中山国,也只是进入强国的门槛。
此外,从时间上看,赵消灭中山国的战役始于公元前307年,结束于公元前296年。赵消灭中山国时,秦、齐、楚正好互相攻击。比如秦朝王朝九年(公元前298年),秦军出武关攻打楚国,斩首5万人,占领楚国16个城市。所以,对于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来说,几乎都是忙着互相攻击,自然没有精力去管理赵国消灭中山国这一事件。
齐国灭宋后,五国伐齐 为什么赵国消灭中山国时什么都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