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宰相李绅也是诗人。李绅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我们都很熟悉的《慈农》出自李绅的作品。能写这样一首诗的人,想必是最能理解民间疾苦的人,但李绅的一生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光彩。吴湘案是李绅为官路上最大的污点,他可能是为了报复,坚持把吴湘判死刑,其实这是一个冤案。李绅死后,吴湘平反,根据唐法,李绅被处以“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img]314039[/img]
相信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读过这首《慈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道盘子里的食物,粒粒都是辛苦的!
这首诗主要是为了告诉你,农民们很难耕种,我希望你们应该注意珍惜食物。说到这首诗,很多人一定知道他的作者是谁。是的,他是一个叫李先生的官员。
从理论上讲,有这种意识的官员应该是清官。但事实上,李先生成为官员后,逐渐走上了腐败之路,成为朝廷和人民唾弃的渣滓。
所以,写过《慈农》一诗的李绅,在成为官员之后,最终会踏上腐败之路,成为一个祸害百姓的贪官?
[img]314040[/img]
一、家道中落,李绅尝尽了人间疾苦
李绅出生的家庭一开始条件很好。至少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官员,从来不用担心吃穿。然而,这种美好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李先生的父亲去世后,年轻的李先生和母亲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幸运的是,李绅的母亲更善于照顾自己的生活。即使他们家的情况变得更糟,李绅仍然有机会学习和参加科举考试。然而,李绅的科考之路也很艰难,直到近30岁才考上进士。
而且在他考上进士之前,遭受了很多人的白眼。即使去亲戚家串门,也会被对方冷言冷语讽刺。就这样,李先生更愿意接触那些条件远不如自己的农民。也正是有了与农民接触的机会,他才意识到普通人的生活比他的生活艰难得多。因此,在看到烈日下农民种田的场景后,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慈农》。
[img]314041[/img]
二、进士和李绅,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27岁时,屡试不及格的李先生终于顺利考上了进士,从而踏上了仕途。他以为这样,他的处境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事实上,情况远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好。他当时的官职不大,大家都可以欺负他。他觉得这很无聊,就干脆辞职给别人当工作人员。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服务的人竟然有一颗叛乱的心。为了不和对方一起承担叛乱的罪行,他想逃跑。只是在他采取行动之前,对方率先把他关起来。直到对方被杀,李先生才能再次看到这一天。
后来,无权无势无财的李绅在一座名为惠山寺的寺庙里住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他当时的情况很糟糕,连寺庙里的和尚都经常欺负他。也正是这样,原本心地善良的李绅,渐渐变得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当他巴结权贵,得势时,他甚至报复了惠山寺的和尚。从此,李绅尝到了有权有势的甜头。甚至开始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而做更多的事情,完全忘记了他当清官的野心。
得势后的李绅,过着极其奢侈随心所欲的生活
在得到高级官员的财富后,李先生不仅无意为世界各地的人民谋取福利,而且让自己过上了足够奢侈的生活。他在家里养了很多妓女,只吃食材中最重要的部分。据说他吃鸡的时候只吃鸡的舌尖。剩下的,他通常会让人们扔掉。
所以每次厨师给他做这道菜,他都必须提前杀死数百只鸡。此外,当他遇到一个拒绝接受他的控制或他不喜欢的人时,他会立即变成一个恶魔,然后试图杀死对方。正因为如此,在他处理的案件中,会有这么多不公正和错误的案件。
在吴翔案中,有人认为李先生坚持处决吴翔是为了取悦李党老板李德裕而实施的报复行动。吴翔的叔叔吴武陵冒犯了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福。这两个家庭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先生还将吴武陵的侄子吴翔列为报复对象,因此罗织被判处死刑。
从理论上讲,像李先生这样的人不应该有好的结局。但事实上,李先生有好的结局。他死时已经70多岁了,死后被朝廷封杀。幸运的是,他死后,他处理的不公正、虚假和错误的案件被平反了。不久,李先生的报应就报告给了他的后代。
总结
这样,不仅全世界的人都诅咒了李先生,而且他自己的后代也因为与他有血缘关系而感到非常羞愧。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先生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如果他能坚持自己的心,做一个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清朝官员,至少在他死后不会伤害他的后代。不幸的是,他曾经表现出的所有高意识都被仇恨所消失了,这真的很遗憾。
唐代吴湘案是怎么回事?李绅得势后性情发生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