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历史上的布衣天子喜欢屠杀英雄?平民背景和贵族背景有什么区别?

今天,为什么历史上的布衣天子喜欢屠杀英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人们常说“兔死狗煮,鸟尽弓藏”,这似乎成了皇帝对英雄的正常态度。然而,纵观中国历史,很容易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巧合。皇帝出身越低,对英雄就越残忍,比如刘邦和朱元璋;皇帝出身越高,对英雄就越宽容,比如李渊和赵匡胤。为什么?

[img]312368[/img]

原因之一:出身高低决定了英雄身份的差距

对于布衣天子来说,因为出身低,与文臣武将尤其是直系亲信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兄弟关系。然而,出身较高的天子在出兵时建立了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君臣身份早已明确。

[img]312369[/img]

出身较低的皇帝在与世界作战时笼络文臣武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友谊。然而,一旦他们登上皇位,他们以前的“兄弟”友谊很快就破裂了,剩下的只是“君臣”关系。

然而,曾经同马同马同塌的“好兄弟”突然变成了边界明确的君臣,一个高高在上,一个见面就要跪拜。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巨大的身份差距。@ 由于这种曾经的“兄弟”关系,功臣很容易滋生出居功骄傲的情绪。

[img]312370[/img]

相应地,出身较高的皇帝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他们的出身决定了自出兵之日起,就已经明确了上下级关系,建立了上下尊卑制度,这种自然关系,使功臣们很容易适应后来的君臣关系和身份。

第二个原因:皇帝的背景决定了英雄的背景

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由于古代阶级的严重固化,皇帝的背景越低,他的英雄背景就越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例如,在刘邦和朱元璋的英雄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们以前的同乡、朋友和亲戚。

[img]312371[/img]

正是因为出身低,这些人对官场了解不多,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会显得极其陌生。一旦君臣名分确定,如果用之前的“兄弟”来处理君臣事务,很容易碰到皇帝的逆鳞,给自己造成死亡。

同样,由于出身低下,这些英雄在打江山的时候,确实能忍受普通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勇敢无畏,勇敢无畏
,然而,在成功的那一天,当他们突然获得高级官员的财富时,相当一部分英雄会变得奢侈和淫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触及法律。即使是怀旧的国王,也会容忍英雄一段时间,也不会容忍一辈子。

[img]312372[/img]

对于出身较高的皇帝来说,在长期尊卑观念的影响下,大臣们养成了谨慎的习惯,所以即使在成功之日,也很少有人会因此被禁止。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李世民手下的尉迟敬德,他一再被禁止,直到被李世民教训。

第三个原因:出身高低决定了自信的强弱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但真实的现象,即使在现代仍然存在,也就是说,成功的背景越低,成功后往往更注重权威和尊严,似乎害怕别人的背景,轻视自己。而出身较高的皇帝并不存在这种情况,毕竟,曾经突出的身份就在那里。

[img]312373[/img]

出身较低的皇帝会非常重视尊严和权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自信。即使他从不回避乞讨,他也拒绝了朱元璋,他的大臣们为自己攀附了杰出的祖先,他也非常重视君臣的正义,更不用说那些一旦成功就为自己找到了杰出祖先的人。

然而,对于出身较低的皇帝来说,有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太亲密了,他们的许多私事无法隐瞒那些英雄,但这些事情很容易成为皇帝的反鳞片。如果英雄们依靠他们的关系和资本来炫耀,结果可想而知。

[img]312374[/img]

同样,出身较高的皇帝也没有这样的问题。即使在艰难的创业阶段,身份差距也使他们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此外,长期以来,他们对尊严和权威并不那么重要。

第四个原因:出身高低决定了是否有必要杀英雄

对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国家的稳定和王位的继承。在古代皇权社会,特别是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明清之前,皇帝往往需要使用宗族势力来维持统治,而出身较低的皇帝显然要弱得多。

[img]312375[/img]

如果皇帝的背景较低,自然会导致宗族力量薄弱,或者宗族人员水平普遍较低,很难维护皇权统治,成为王位的屏障。比如刘邦,异姓诸侯王韩王信叛乱后,刘邦曾分封兄弟刘仲为代王。结果,当这位兄弟在匈奴南侵时,他直接弃国逃亡。再比如朱元璋,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曾大肆分封儿子为实权藩王,其实并非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由于出身较低的帝国势力普遍较弱,相应的功臣集团的势力过于庞大。作为皇帝,很难安心。为了稳定国家和继承王位,皇帝不可避免地会残忍地削弱功臣集团的势力,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朱元璋。

[img]312376[/img]

出身高的皇帝没有这个问题。他们的宗族势力不仅普遍较大,而且知识能力普遍较高,因此可以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但也有人自杀了。比如曹魏的曹丕,因为宗族势力太大,称帝后严格限制宗族,导致这种屏障功能消失,最终被司马篡夺。另一个例子是西晋司马炎,称帝后为削弱地方势力而增强宗族势力,导致“八王之乱”。

如上所述,我们往往只看到皇帝屠杀英雄血腥的事实,但很少看到他们背后的无助,皇帝的背景不仅决定了皇帝的心态,而且决定了英雄集团结构和朝廷力量的平衡,英雄被杀不是一句“兔死狗烹饪,鸟弓藏”可以简单地解释。


为什么历史上的布衣天子喜欢屠杀英雄?平民背景和贵族背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历史上的布衣天子喜欢屠杀英雄?平民背景和贵族背景有什么区别?

,,,,,,

  • 刘玄介绍了汉朝更始皇帝 谁是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
  • 更始皇刘玄(?—25)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开始,成为...

  • 秦始皇手下有几个得力大将?这些得力大将是谁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具有划时代的人物,千百年来有无数人对他所建立的功绩顶礼膜拜,也有不少人对他的暴政...

  • 解密:汉初名相萧何是如何走上腐败之路的?
  • 目前,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批“大老虎”逐渐浮出水面,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此时此刻,你必须开玩笑说,哪个领导人“腐...

  • 徐福简介 徐福生为秦始皇东渡求药简介
  •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朝名方士。他博学多才,熟悉医学、天文学、航海等知识,同情人民,乐于助...

  • 楚霸王项羽是怎样兵败垓下的?项羽又有何结果
  •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 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

  • 揭秘:为什么残忍的秦始皇后悔杀了一个男人?
  • 韩非子是法家的大师。以法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的智慧,如谨慎、申不害等,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然而,他被他的同学李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