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亨今天敢夺权称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恒是一个非常谨慎和懦弱的人。然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这样一个人敢于脱离唐玄宗,在北方称帝,并告诉世界,他废除了父亲唐玄宗的皇帝地位,并将父亲提升为太上皇帝。
[img]309017[/img]
(李亨剧照)
可以说,李亨的做法非常大胆果断。历史上,除非皇帝自动退位为太上皇,否则很少有人被儿子强迫成为太上皇,基本上只有李世民一例。然而,李世民成功地迫使他的父亲成为太上皇帝。一是李世民曾在战场上称霸风云,有胆识有气魄。第二,李世民控制了他父亲李渊的兵权,他控制了他父亲。也就是说,李渊不得不成为太上皇帝。
但是李亨不一样。李亨本人比较懦弱,而且他的懦弱,还是被唐玄宗吓得懦弱。唐玄宗在废杀太子李瑛后,立他为太子后,多次打击他。在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帮助下,唐玄宗要残忍地清理任何与李亨有联系的大臣或边将。为此,李亨吓得连续两次离婚,目的是为了和妻子一方撇清关系。可见李亨已经完全吓傻了。
正是这个被吓傻的李恒,为什么有勇气跑到灵武,宣布废除父亲的王位,自称皇帝?你知道,当时他的父亲唐玄宗周围有很多军队,加上蜀军,实力相当强大。毕竟,唐玄宗是皇帝。只要他向全国宣布,李恒就是叛乱,他的政权是伪政权,全国各地的军队都可以杀死他。这样,李恒就死了。
[img]309018[/img]
(唐玄宗剧照)
李亨作为一个谨慎懦弱的人,难道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
在我看来,李亨之敢于在灵武当皇帝,不是他的想法,而是他被推着走。自从李亨成为王子后,他就被推着走,直到他宣布成为皇帝。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当他成为王子时,他离婚了两次。虽然这主要是因为李林福想扳倒李恒的两个岳父家庭,唐玄宗也想打击这两个家庭。然而,我们不得不说,这两个家庭有让李恒尽快进入权力中心的想法。毕竟,如果李恒更快地进入权力中心,他们可以更快地受益。
@ 说他们想反抗是错误的。但说他们不想反抗是错误的。但他们没有合适的机会,一旦机会来了,他们就永远不会放手。
然后是马尾坡事件。
在我们的印象中,马尾坡事件是一场士兵的轩然大波。士兵们强烈要求唐玄宗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否则他们将不再跟随唐玄宗。当唐玄宗不愿意这样做时,士兵们首先杀死了唐玄宗,最终迫使唐玄宗杀死了杨贵妃。
[img]309019[/img]
(马尾坡事件)
但事实上,这是一场围绕太子李亨的事件,也是太子李亨试图夺权的事件。然而,并非李亨主动想夺权,而是被别人推着夺权。在这些人中,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唐玄宗的总护卫陈玄礼,另一个是李亨的亲密太监李辅国。两人联合起来,让太子李亨称帝,逼唐玄宗下课。就像李世民强迫李渊下课一样。而陈玄礼的支持,也意味着李亨将控制兵权。
但李恒不愿意这样做。他很谨慎,他很胆小,他仍然在唐玄宗强大的阴影中。由于李恒不愿意这样做,马尾坡事件最终成为强迫唐玄宗处决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士兵。
事件发生后,李恒想离开唐玄宗去灵武。这不是他自己说的。他想组织抗日战争,而是害怕。他担心唐玄宗最终知道真相后会在秋天结账。他想快点逃跑。你逃得越远越好,所以你终于逃到了灵武这样的边境地区。
[img]309020[/img]
(李辅国剧照)
当李亨到达边境时,他没有得到和平。他身边的李辅国,以及他的王妃张良迪等人,不断鼓励他称帝。当然,除了告诉他,让他把整个国家放在肩上,向他解释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恐吓他。告诉他,如果他不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登基,他的父亲唐玄宗肯定会在未来安史之乱平定后,秋后算账。即使跑到灵武,也逃不出唐玄宗的手掌。普天下,难道不是王土啊。而秋后算账,是什么样的结局,李颖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
正是李亨身边的人不断这样对他说,最后李亨才不得不称帝。
可以说,李亨的皇帝被周围的人逼迫。而那些想强迫他的人,原因很简单,就是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就这样。
李亨是什么样的人?李亨为什么敢夺权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