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原本是北燕皇室的后裔,但在拓跋涛执政期间,北魏摧毁了北燕,统一了中国北方。冯太后出生时,没有皇室头衔,只是长安的一个普通家庭。
然而,当她偶然进入宫殿时,她得到了姑姑的照顾,并逐渐在后宫站稳了脚跟。13岁的文成帝拓跋军登基后,冯太后被选为贵族。当时,她只比拓跋军小一岁。
[img]307309[/img]
冯太后聪明,善于学习,逐渐成长为后宫之主,母爱世界。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10年后,他的丈夫拓跋军去世了,只留下了25岁的冯太后,然后没有留下任何孩子。
当时,只有12岁的拓跋弘继位登基。献文帝拓跋弘在2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因此,他的生母被赋予了死亡。当时的皇后冯太后承担了抚养皇太子的重大责任,并照顾了她十多年。
然而,年轻的献文帝登基后,却被权臣乙浑欺负,看着他们孤儿寡母,甚至威胁献文帝给他宰相的称号。
当时冯太后才25岁。自然,他无法与权力竞争的乙浑抗衡,于是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把他封为丞相。然而,冯太后早年和文成帝一起看到了一些世界,长期生活在深宫。他已经很清楚自己的战术,像她一样聪明。他偷偷联系了拓跋丕、源贺、牛益等人,设计去除了乙浑。
怕有臣子欺负小皇帝,冯太后干脆亲自上手,独占朝政大权。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帮助文帝拓跋弘逐渐稳定了北魏的江山。
最后,当14岁的拓跋弘成为父亲时,冯太后放心地要求献文帝亲政,并专注于培养第三代拓跋弘,即后来的孝文帝。
然而,年轻轻浮的文献皇帝当时只有14岁。虽然他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但他正处于叛逆时期,喜欢道教和佛教。他把政府放在一边,忽视了政府,这导致了母子之间的疏远。
[img]307310[/img]
最后,四年后,冯太后再也受不了了了。诺达国家不能让你拓跋弘废弃它,所以她强行把18岁的献文帝赶下舞台,让他安全地成为太上皇帝。然后,5岁的孙子拓跋宏帮助上帝成为孝文帝。此时,36岁的冯太后成为太后,重新掌权。
这一次,冯太后主持并颁布了影响后代的薪酬制度和均田制度,为北魏汉化改革迈出了一大步。然而,近年来,太上皇帝拓跋弘并不稳定,甚至去了北郊阅兵。冯太后得到消息,担心拓跋弘会重新掌权,所以她秘密地杀了他。当然,史书上只记载拓跋弘死于暴力死亡。
冯太后在掌管政治、处理国家大事的同时,也随时带着孝文帝拓跋宏,让拓跋宏从小就读汉书,接受汉人的儒家文化。
近年来,孝文帝对孝文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孝文帝亲政两年后,强行迁都洛阳,不惜杀王子,进行了激烈的汉化改革。这一举动也将北魏王朝拖入了注定的深渊。
千古一后终于在49岁去世,从12岁嫁给拓跋军,到母仪天下,再到辅助后两代皇帝。在过去的37年里,冯太后临朝辅政,培养后人之君。也为后来的武则天和孝庄太后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冯太后:25岁丧夫守寡,一生辅助三代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