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的战绩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军事代表人物之一。周兴思在《千字文》中将王健、廉颇、李牧列为“战国四大名将”,并将其列为四大名将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白起在战国四大名将中排名第一,他有什么战绩?
[img]306396[/img]
2001年,公元前294年,魏襄王和韩襄王相继去世。韩国和魏国的政局动荡不安。秦昭襄王利用这个机会,派白起和向寿分别攻击韩国武始和新城。白起指挥秦军在新城之战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从那时起,他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秦国又一颗冉冉崛起的将军。
第二年,魏昭王和韩厘王稳定了国内形势后,为了报复秦国,他们聚集了24万军队,迫使秦国进入函谷关。此时,秦相魏冉推荐白起担任秦军将军。秦昭襄王欣然答应,命白起接管向寿的兵权,带领前线秦军与韩魏联军作战。
白起率领秦军与韩魏联军对峙于伊阙,由于韩魏两国各怀鬼胎,都不愿主动出击,白起采取了各种打破的做法。首先,以偏师牵制作为联军主力的韩国大军,而白起则亲自率领主力进攻魏国大军。由于魏军匆忙作战,他很快被秦军攻破防线,被秦军分割歼灭。随后,白起率领秦军转攻韩军。当他被腹部和敌人击败时,韩军士兵毫无战心,迅速崩溃。
在这场战争中,白起歼灭了24万韩魏联军,杀死了魏军将军公孙喜。此后,秦国东进中原的大门被打开。
[img]306397[/img]
2002年公元前281年,迷茫了大半辈子的楚顷襄王突然决定发起联盟,共同攻打秦国,不知道是头脑发热还是真的想有所作为。
秦昭襄王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命令司马错将军从陇西郡出兵,攻占楚国黔中郡,迫使楚顷襄王割地求和。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再次派名将白起攻打楚国,想给楚国一个很好的教训。
由于楚国主力陈兵在秦楚边境,白起率领精锐部队轻装简行,从汉水沿江而下,直奔楚国腹地。秦军像神兵天降一样出现在楚国腹地。楚军在匆忙中战败了。白起率领秦军攻打了楚国重镇邓城,包围了楚国的所有严城团。此时,楚国已经在严城集结了军队,白起多次指挥士兵攻城进展不顺利。因为秦军这次是孤军深入,不适合纠缠,白起选择挖夷水,把严城灌进水里。秦军趁城里士兵死伤重重,夺取了严城。
白起攻占缙城后,平静地指挥驻扎在秦国的秦军,在楚军主力回调的同时,攻击了缙城,并要求秦昭襄王补充士兵和物资。供应完成后,白起再次杀死了楚国的首都。楚顷襄王率领军队迎战,但惨败。这座城市被白起占领。楚顷襄王只能逃到陈地,在这里重建首都。
经过这场战斗,楚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秦国抗衡,成为战国七雄中又一个“打酱油”的存在。
[img]306398[/img]
2003年华阳战争公元前275年,韩魏关系恶化。刚刚登基的魏安厘王转而与赵国合作,两国派兵攻打韩国重要城镇华阳。韩国输了,重要城镇华阳被包围,韩国王不得不向秦国寻求帮助。
秦昭襄王派相国魏冉和名将白起率军救援韩国。魏冉知道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如白起,就把兵权交给了白起,坐在后面,为白起分配各种物资。白起采取了意想不到的攻击战术,以每天100英里的速度,在短短八天内到达华阳战场,然后背后攻击赵魏联军,赵魏联军崩溃,白起一路追击,歼灭赵魏联军15万,占领几个重要城镇,包围魏国大梁,迫使魏王割地求和。
战后,魏国精力充沛,再也没有足够的实力阻止秦国东争霸。
[img]306399[/img]
2004年公元前262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重镇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与上党郡的联系。韩桓惠王别无选择,只能割让上党郡求和。然而,上党郡守卫冯亭却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这使得秦赵关系急剧恶化,两大强国之间的决战迫在眉睫。
公元前260年,在与赵国多次沟通失败后,秦昭襄王派将军王米攻打上党,迅速占领上党全局,逼近赵国长平。同年4月,王米扫清外围障碍后,率军抵达长平,赵孝成命令老将廉颇率军迎战。经过几次交锋,廉颇认为赵军的野战不如秦军,于是退守长平,保护自己。
廉颇已经守卫一年多了,赵的国力还在继续。赵孝成王指责廉颇“赵军死了很多”。再加上秦国的离间计,赵孝成王临阵换将军,赵括换了廉颇,秦国也派出了名将白起。
赵括上任后,立即带领军队进攻,白起引诱敌人深入,包围了赵军。赵括的几次组织突破以失败告终。断粮40多天后,赵括率领赵军拼死一战。结果,他被秦军射杀。赵军看到教练死了,就主动向秦军投降。鉴于这么多降卒不便于管理,放回赵国会让赵国迅速恢复活力,所以他设计了一个坑来杀死赵国降卒,这在历史上被称为长平之战。
经过这场战争,秦国的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势头。
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有什么战绩?为什么白起能超越其他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