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李亨和李隆基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李隆基无疑是中国古代最怀念皇位的皇帝之一。
我们来谈谈李隆基到底有多怀念王位。
首先,李隆基和他的父亲李丹抢夺了王位。李丹皇帝本来做得很好,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竞争。看到李隆基咄咄逼人的气势,李丹干脆放弃了王位,给了李隆基。换句话说,李隆基给李丹一种感觉,李隆基发动了政变,帮助李丹夺回了王位。因此,李丹必须尽快把王位给李隆基。
[img]305998[/img]
(李隆基画像)
第二,李隆基和他的哥哥李成器抢王位。李成器是李丹的长子。本来,如果李旦想传位,就应该传给李成器。尽管李隆基在李旦夺位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有功也不应该成为继承王位的理由。否则,长子制在古代就会失败。但李成器及时表示,自己不是皇帝,让李隆基来当皇帝。因此,李隆基上台后,将李成器封为“让皇帝”。为什么李成器要及时让位?他看到了李隆基的咄咄逼人,看到了他对王位的渴望。此外,李隆基封李成器为“让皇帝”,一个“让”字,也就是给李成器定性。这意味着你放弃了王位。别想了。
第三,李隆基和他的王子李英抢夺了王位。由于吴惠妃的诽谤,李隆基废除了李英的王位。毕竟,他是他自己的儿子。他不必让他死。李承乾确实叛乱了。李世民还没有杀他?为了保护他,他坚决不把王位给李承乾的竞争对手李泰。为什么李隆基后来杀了李英?可以看出,他更害怕有人夺取他的王位!
第四,李隆基和他的儿子李茂抢占了王位。吴惠妃陷害李英只不过是为了李茂。当时,李林甫也在强烈推荐李茂,其他部长也在推荐李茂。但李隆基就是不给他王位。为什么?他看到李茂被推荐,担心推荐人会和李茂合作,伤害他。不仅如此,他还抢劫了李茂的妻子杨玉环作为妻子,给了李茂一个巨大的打击。
[img]305999[/img]
(杨玉环画像)
第五,李隆基和儿子李亨抢王位。李隆基终于把儿子李亨当成了王子。但李亨当太子,李隆基并没有少蹂躏他。本来他的养子王忠嗣是个猛将,守卫着边关,很早就提出安禄山会造反。然而,由于王忠嗣与李亨关系密切,李隆基不仅不听王忠嗣的话,还贬低了他。怕李亨联合边将,对他的皇位不利。此后,他不断打击李亨,使李亨犹豫不决,只有诺诺,没有决策能力。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这个李隆基真的很怀念皇位!
然而,这样一个怀念王位的人,当李恒跑到灵武,登基称帝,远尊他为太上皇帝时,为什么他什么也没做就同意了,并派人立即把皇帝的印章送给李恒表示支持?他不再怀念王位了吗?
事实上,李隆基当时仍然怀念王位。他从未改变过这颗心。即使他老了,如果他让他主动交出王位,他也绝对不会这么做。当他逃离长安时,他有了把王位传给李恒的想法。但他最终没有实施。当他到达马尾坡时,他说他仍然没有实施这一点。为什么不实施呢?他非常怀念王位。
[img]306000[/img]
(李亨画像)
@ 李隆基承认李亨夺位,主动把印章交给他,显然不符合他的心。那么为什么李隆基承认李亨而不是反对李亨呢?
第一,没有人支持。
李隆基明白,李亨登基不仅仅是李亨的想法,更是满朝文武的想法。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李亨才能成功登基。
李龙基再也不知道李亨的性格了。给他十个勇气,他不敢做叛逆的事。但是如果他被大家支持,被迫上位,他就没办法了。
如果李隆基不同意,他将与李亨作对。那就是与满朝文武和全国人民作对。没有人支持他。他能做什么?
[img]306001[/img]
(安禄山)
第二,害怕负责。
李隆基当时对形势比较悲观。安禄山造反,最后逼他逃到四川。他经历过这一段。他认为唐朝不太可能打败安禄山。
如果唐朝最终失败,安禄山统一了全国。然后,这个责任必须由李恒承担,而不是由他承担。如果安禄山想受到惩罚,他只会受到惩罚,他的责任也很小。换句话说,李隆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扔锅。
第三,不愿吃苦。
带领唐军打败叛军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除此之外,鼓励各地的节度使者和协调大臣之间的关系已经伤了他的脑筋。
李隆基在早期阶段把朝廷事务搞得一团糟,但事情没有协调好。让他做这项工作,他真的感到有些无能为力,有些沮丧。@ 李亨想做这件事,正好让他做,自己落得清闲,还得到了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李隆基如此怀念皇位 李隆基为什么不在李亨夺位的时候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