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大家准备了王朴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这个人叫王朴,来自山东省东平市。虽然王朴很有才华,但他出生在一个混乱的时代,所以他直到44岁才被录取,担任学校书法家的低级官职。王朴洞察了这个世界。他发现后汉政局不稳定,于是辞职回到家乡,幸免于难。后周成立后,柴荣担任镇宁节使,王朴被选为掌书记。
柴荣到位后,王朴被任命为比部郎中,等级仍然不高,只是五品的官职。直到有一次,柴荣组织官员参加考试,柴荣的题目是《平边策》。因此,王朴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统一的问题,可以简单概括为“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柴荣看完后非常高兴,开始大力提拔王朴。
王朴被任命为左建议医生、知开封政府事务、左散常侍、端明殿学士。两年后,王朴成为柴荣最信任的大臣。每次柴荣出征,王朴都被任命为东留守。同时,他仍然是一个密集的使者,掌握着全国的军事和政治权力。王朴性格直率,才华横溢,所以他“说话积极,不敢碰他的前锋”。
[img]303458[/img]
例如,赵匡胤对王朴非常敬畏,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王朴赢得了皇帝的信任。这很容易理解。王朴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赵匡胤自然不敢得罪他。第二,当时王朴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后人在评价王朴的才华时,都认为“五代人才,王朴为冠”。此外,王朴正直而锋芒四射。
史书上记载了一件事。有一天,皇帝的一名低级侍从官(殿直)不小心撞上了赵匡胤的“仪仗队”。赵匡胤非常生气,跑到首相魏仁溥面前抱怨。此时,赵匡胤是禁军的高级将领。魏仁溥自然不敢惹他,于是命令宣徽法院治罪。就在这时,王朴在场。他平静地说:
“太尉的名字虽高,但没有任何使相。殿直,廷臣也,与太尉相比,太尉带职,不适合这样。”
[img]303459[/img]
刚才傲慢霸道的赵匡胤,听了王朴的话,瞬间从老虎变成了猫,“太祖只有出来”。就是这样。当时,朝廷大臣和外国官员都非常敬畏王朴。“朴实坚强,大臣们害怕藩镇。”。在王朴的帮助下,后周国力强大,有统治世界的趋势。
但天不如人意!19959年4月,王朴突然生病,死亡!柴荣听到这个消息后,亲自向他致敬,痛哭流涕,“数四个哀悼者抱着玉斧卓地”。三个月后,柴荣也后悔死了。19960年2月,赵匡胤夺取了王位。当他经过英雄馆时,风吹开了半扇门。他看到了王朴的画像,肃然起敬,“整个皇家长袍的裙带,钟折鞠躬”。
侍从们不明白,你们都是皇帝了,为什么还拜什么先朝大臣?宋太宗赵匡胤指着他的龙袍说:“这个人在,我不能穿这件衣服。”
为什么赵匡胤怕王朴是五代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