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登基当天封吕雉为皇后,长子刘颖为皇太子,追求死母赵玲夫人。
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被授予29位列侯,其中包括他的兄弟、兄弟、儿子和远房表弟。最后,连他已故的大哥都被授予了尊重,大哥的儿子也被授予了侯,但他的父亲和岳父没有被授予。
从刘邦的分封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忘记英雄和他的亲戚,那么他为什么不给他的老父亲起个名字呢?刘邦成为皇帝后如何对待他的父亲?恐怕我们应该从刘邦和太公之间的关系开始。
[img]303286[/img]
项羽、刘邦剧照
(一)刘邦从小就不受父亲的欢迎
刘邦有四个兄弟,其中第二个刘喜最受父亲刘太公的欢迎。他诚实勤奋,不难理解。他的父母总是喜欢好孩子。
然而,刘邦则不同。他整天游手好闲,不做生意,到处吃喝。刘太公认为他很不靠谱,经常骂刘邦不如二哥买家。
刘邦成为皇帝后,他在未央宫宴请诸侯,告诉他的岳父你总是骂我不会赚钱。最好是他的二哥刘喜会买房子。现在他说我是强大的还是他的二哥强大的。听了这话,他的岳父笑了。
可见太公一开始并不看好刘邦,更没想到刘邦会有出息,那么刘邦对老父亲怎么样呢?
[img]303287[/img]
刘太公剧照
(二)刘太公成为人质
刘邦沛县起兵后,考虑到外出打仗不安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刘邦没有带着老父亲走,而是留下二哥刘喜和审食来照顾老父亲。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对父亲还不错,至少没有离开他。
刘邦成为汉王后,对项羽的分封不满,带领五国联盟占领西楚国都彭城。刘邦这次东进还有一个目的,打算去老家接家人。彭城离刘邦的家乡丰邑只有200英里,刘邦接家人并不难。
然而,在刘邦占领彭城后,他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只是贪图享乐,没有去接家人。当项羽来的时候,他记得他的家人没有接他,所以他派人去接他。结果,项羽赶在他面前接走了留守家属。从那时起,他的岳父成了项羽的人质。刘邦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因为他的岳父成为了人质。
汉四年下半年(公元前203年),项羽得力干将龙,战死,导致项羽失去一半兵力。韩信占领齐国,彻底改变了刘翔两家的力量平衡,胜负已分。
[img]303288[/img]
项羽剧照
此时,刘邦和项羽仍在信阳对峙,信阳易守难攻,汉军在粮草供应方面也占有绝对优势。虽然刘邦已经形成了项羽的战略部署,但汉军仍然不是楚军在楚汉争霸的主战场上的对手。面对气势高涨的楚军,刘邦的战略是坚守城门,拒绝面对战争。
荥阳距离西楚国都彭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持久战对楚军不利,粮草供应成为最棘手的问题。项羽希望尽快与刘邦作战,改变进退两难的困境。
同年10月,项羽走投无路时,将俘虏的刘邦家属带到荥阳战场,将刘太公架在锅上,迫使刘邦出兵或投降。如果刘邦投降,他多年的努力将是徒劳的,所以刘邦说:“我和项羽在北方被命令怀上国王,说‘约为兄弟’,我的翁就像翁。如果你想做饭,你会幸运地分享我的一杯羹。“这意味着我们崇拜我们的兄弟。我父亲是你父亲。如果你煮了你父亲,记得给我一碗汤。后来,项羽的叔叔项伯建议项羽不要对刘邦报仇,刘太公脱离了危险。
刘邦的无情引起了后人的批评。他们判断刘邦不孝顺,说他不想念父子关系,但刘邦也很无助。如果他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件事,他就会陷入混乱,导致战场形势的逆转。
至于刘邦孝顺不孝顺,不要急着下结论,看完再做判断。
[img]303289[/img]
刘邦家庭剧照
(三)刘邦建豪宅孝顺父亲
刘邦成为皇帝后,他带着老父亲去长安享受幸福,但住在豪宅里的刘太公整天都很不开心。老人可能不习惯城市生活,也可能不满意。不管怎样,他只是不开心。刘邦想知道为什么老父亲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于是他派人去打听。刘太公说,他从小就和卖肉卖蛋糕的人一起玩斗鸡和蹴鞠。现在他住在豪宅里什么都没有。
刘邦知道后,下令根据丰邑的原貌,在鸿门附近修建一座名为“新丰”的新丰邑。此外,他还迁徙了家乡的人和家禽。令人惊讶的是,人和牲畜都知道自己的家。可见新丰和丰邑的相似性。从那以后,刘太公开了花。
这样,刘邦对他的老父亲很好。
[img]303290[/img]
刘太公剧照
(四)刘邦封太公
六年后,刘邦回到了岳阳(今天的西安)。岳父的下一位管家对岳父说:“没有两天,没有两个国王。今天的祖先虽然是儿子,但主人也是;虽然岳父是父亲,但也是大臣。但人们崇拜大臣!这样,它就不那么有尊严了。”——《史记》•高祖本纪》
这意味着没有两天,没有两个主人。虽然高祖皇帝是你的儿子,但他是主人,你是大臣。主人每五天拜访一次大臣,这将破坏皇帝的权威。
太公采纳了家令的建议。刘邦下次来看他的时候,拿着扫帚退了一步。刘邦看到父亲对自己的礼物如此沉重,惊呆了,赶紧扶起父亲。打听刘邦后,他意识到一切都是家令的想法。现在他意识到是时候封他的父亲了。
刘邦很快下达了诏书:
“人之至亲,不亲父子,所以父亲有天下传归于子,儿子有天下尊归于父,这是极其人道的。前天天下乱七八糟,兵革并起,万民苦苦。我的父亲是坚强的,英俊的士卒,平暴乱,退兵息民,天下大安。这些都是太公的教训。”——汉书·高帝纪
这意味着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之一是父子关系。父亲有了世界就要传给儿子,儿子有了世界就要荣耀父亲。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标准。世界混乱,战争不断,普通人吃了不少苦头。在这种情况下,我穿着盔甲,手里拿着武器,平复暴乱,让世界和平。这是太公教的,尊太公是“太上皇”。
高帝十年后,刘太公作为太上皇后去世四年。太公去世后,刘邦赦免了岳阳的囚犯(死刑犯除外)表示哀悼,并命令所有王子在他们的首都建造太上皇庙。
[img]303291[/img]
刘邦剧照
(五)结语
从分封的角度来看,刘邦分封了那么多同姓诸侯王,连侄子和已故母亲都封了,但直到太公管家提醒他,他才封了老父亲。因此,刘邦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说他尊重母亲,不尊重父亲。
但总的来说,刘邦对父亲还是不错的,至少关心他的晚年生活,让父亲安度晚年,以86岁的生日结束。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中国通史》等
刘邦和刘太公的关系是什么? 刘邦为什么不给父亲一个尊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