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向敏中:清官在北宋被公认,包拯崇拜他

你知道向敏的故事吗?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说到宋朝的清官,我们一定会想到包青天。没办法。这个人太出名了,忽略了其他清官。事实上,北宋有很多清官,不仅包青天,还有下面的。他是向敏中。

向敏中可以说是北宋公认的廉政模范,公认的清官,连包青天和海瑞都崇拜,是他崇敬的偶像。

向敏中出身一般,虽然他的父亲向宇是个官员,曾在后汉政权当过县长,但他的父亲也是个清官,@ 家境不富裕,靠工资维持生存。向敏中是家里唯一的儿子,@ 父亲向宇对此期望很高,从小就携手教育,父亲甚至预言:这个宝贝儿子将来会光大,我们会回家。

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向敏中20岁时,他的父母相继去世。父母去世后,他们的家庭变得越来越贫穷。然而,向敏中并不害怕贫困。他相信阅读会改变他的命运。他仍然努力学习。最后,他在太平兴国五年,也就是公元980年,向敏中31岁时被进士录取,改变了他的命运。

[img]301046[/img]

从此,向敏忠开始了40多年的仕途。他最初在其他地方当官,后来进入朝廷担任编辑国史的作郎。宋真宗即位后,向敏中升任户部侍郎,改为枢密副使。后来,他被提升为兵部侍郎,参与政治事务。三年后,他被提升为同平章事、吉贤殿大学士。

公元1012年,大中祥符5年,晋升为兵部尚书。公元1019年,天溪三年,向敏中升任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第二年去世,享年72岁。

在他40多年的官职生涯中,向敏忠继承了父亲的清官家风,一生廉洁为民,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向敏中性情淳朴,平易近人,多智多谋,善于处理复杂的政务。他德行高尚,时人尊敬他。宋真宗对他更加慷慨,称赞他:“向敏诚实、温柔、善良。”

向敏中一直守法,不徇私舞弊。办案重证据轻口供,查冤分疑,政府称赞向敏中断如神,号称青天大师。在向敏中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案例是巧妙地打破和尚的冤案。当时,向敏中仍然留在西京。西京是洛阳。

事情是这样的。据说有一年秋天,一位游客和尚经过西京洛阳郊区的王家庄。看到西山的暮色和即将下雨,他去了一个家庭住宿。合理地说,和尚会留下来。谁知道呢,主人一生中最讨厌和尚。他认为云游的和尚不真诚地向佛教撒谎,到处撒谎吃喝,所以他拒绝了和尚的要求。

然而,天已晚,风雨即将来临,和尚别无选择,只能互相寻找,看到门外有一辆破旧的车厢,所以他要求留下来。主人不得不同意。

晚上,一个场景发生了,一个年轻的男人和一个女人从家里翻了出来,带着负担。这一幕刚刚被和尚看到。和尚认为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也许他们上了诉讼,所以他们一夜之间逃跑了。结果,他匆匆忙忙,没有看到路,掉进了一口枯井里。

掉进井里后,又发生了另一个场景。里面有一具尸体。和尚惊呆了,想了想。因为天黑了,我看不见它,整晚都在凑合。第二天早上,黎明时分,和尚醒来,发现尸体是昨晚出来的年轻女子。这时,和尚心想,百口无言。

[img]301047[/img]

很快人们就来了,每个人都把僧侣和尸体从枯井里捞出来。当然,人群中也有昨晚住宿的户主。户主发现家里人少了,自然就出来找了。户主看到这种情况还需要解释吗?和尚当场被送到洛阳政府。

和尚知道自己说不出话来,干脆承认了,说:“我跟那个女人通奸,引诱她带着家里的财产私奔。因为担心事情被揭露,她至少读了一把刀,把尸体扔进了枯井。忙碌的时候,我也失足了,掉进了井里,爬不出去,被抓了。”

政府问凶器和包袱在哪里。僧侣们说,扔尸体时,他们把刀和包袱放在井边。如果找不到,可能会被路人捡走。

合情合理,@ 案件很快就结束了,并向西京留守向敏报告了此案。

正如我们所说,向敏中是一名清官,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他仔细阅读了报告的文件。他看得越多,就越有疑问:一是枯井位于草丛深处,平日人迹罕至,赃物凭空消失;第二,女子死于凶器,但现场没有发现凶器;第三,和尚如何在短时间内与女子勾搭?

虽然这个案子看起来很自然,但是没有发现凶器和包袱,漏洞百出,证据不足,于是把案子压了下来,决定亲自审理。

然后向敏中多次召见和尚,但和尚只是承认自己是凶手,没有放手。和尚越承认,向敏中就越困惑,和尚当然不是凶手。@ 向敏中继续百般劝说,用言语反复诱导。最后,在向敏中的坚持努力和诚意下,和尚和盘托出来。

[img]301048[/img]

之后,向敏中立即派出多名衙役,让他们乔装打扮,到犯罪现场的村庄附近调查案件真相。如果发现了什么,快速回报,不能耽误。

衙门被命令后,他们连夜从省会出发,赶到犯罪现场附近,分别公开和秘密地走访。有一天,一位衙门走访了一个村庄,在一家小商店吃饭。店里的老妇人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她听说他来自府城,所以她问僧侣谋财的进展情况。

衙役假装僧侣昨天被鞭打致死,案子结束了。老妇人闻了闻,叹了口气,问如果僧侣不是凶手,然后抓住真正的凶手,该怎么办。衙役看到老妇人这么说,预计一定是一个知情的人,说现在政府已经做出了判决,和尚已经抵抗了命运,即使将来发现真正的凶手,为了保持政府的声誉,也只能犯错误,不再调查。

在衙役的巧语下,老妇人信以为真,于是说真凶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个少年。衙役又问了住处,老妇人指出了住处。

衙役听了,欣喜若狂,赶紧向敏中汇报,敏中立即授命衙役去村里抓人。这时,年轻人暗自庆幸自己逃脱了灾难,但衙役来了。赃物和凶器也被查获。

向敏中亲自审理,年轻人供认不讳,承认了一切事实。原来这个人是这个地区有名的调情人,天性好赌,和户主的媳妇已经暗中私通了。

那天晚上,她偷了一大批财产,绑架了她,飞走了。但在路上,这名妇女不想把财产交给年轻人。在紧急情况下,这名年轻人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把刀结束了她的生命,把尸体扔进了枯井,然后逃跑了。

到目前为止,真相被揭露,和尚被无罪释放。向敏中因此出名,整个洛阳政府都称赞他像上帝一样破案。可以看出,向敏中确实是一个天才啊,只有少了同样的证据,打破了奇怪的案件,难怪包拯崇拜!


向敏中:清官在北宋被公认,包拯崇拜他向敏中:清官在北宋被公认,包拯崇拜他

,,,,,,

  • 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