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李鸿章作为朝廷重臣为什么忠于慈禧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光绪是一个头脑简单,没有政治智慧的皇帝。几十年来,李鸿章一直横跨政治。他心里很清楚:光绪不可靠。只有慈禧在清朝的破船上活了下来。
事实上,慈禧、李鸿章等朝廷重臣并不支持光绪重振清朝的愿望。光绪真的委托非人,手段太激进了。
慈禧能独掌大清政权几十年,还有一些政治智慧和能力。她很清楚大清腐败堕落的现状,她也想改变。
她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能臣,也支持他们从事洋务运动。然而,她所倡导的变化是,创新并不彻底,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损害她的利益。
[img]298316[/img]
慈禧在光绪开始准备维新变法的时候是支持的,但是变法在实际落地的时候太不靠谱了,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
@ 以康有为首的维新学校根本不可靠,但一些纸上谈兵的学者在改革前没有完善的创新计划。甚至所谓的“公交书”也是胡说八道。据史料记载,军事机械办公室和光绪都没有收到这些材料。
@ 变法手段过于激进,其中最重要的是裁减老臣,重用新人。光绪听从康有为的建议。变法之初,翁同福、李鸿章等朝廷重要官员被辞退,其他衙门只有1万多名官员被北京下岗。
填补空缺的是一些没有政治经验的学者,这自然引起了朝廷的不满,变化得不到每个人的支持。对慈禧来说,这是清朝政治的基础,她当然不能忽视它。
[img]298317[/img]
此外,就康有为本人而言,从变法过程中和变法失败后的表现来看,他的变法目的并不简单。他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以“变法”的名义谋取个人利益。
康有为鼓励光绪邀请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甲午战争的罪魁祸首)担任变法顾问。这不是和虎谋皮吗?慈禧不仅不同意这种行为,清朝的人也不同意。
当慈禧干预变法时,康有为鼓励光绪杀死慈禧。光绪头脑简单,听从了建议,结果可想而知。1898年9月19日,激怒的慈禧发动了“1898年政变”,囚禁了光绪。康有为20日凌晨匆匆逃往日本。
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闹剧结束了。康有为逃跑了,但这种变化改变了光绪的命运,对清朝未来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img]298318[/img]
香港大学博士区钟涛表示:“早在康有为与光绪策划百日维新之前,慈禧、光绪、李鸿章等洋务派就逐步实施了改革,康有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改革的进程。康有为提出改革背后有个人考虑,技术激进。”
虽然清朝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以光绪和康有为主导的戊戌变法过于儿戏,对李鸿章来说,不支持光绪是正确的选择。
为什么李鸿章要忠于慈禧?他们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