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咸丰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1861年8月22日凌晨,避暑山庄的烟波使殿内灯火通明,清朝咸丰皇帝在这里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年仅31岁。据史学界介绍,咸丰皇帝死于肺结核,即肺结核,但清朝皇室子孙和外戚后裔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咸丰皇帝死于自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咸丰皇帝患有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一种不治之症。然而,这种疾病有一个特点,属于慢性病。也就是说,如果他调理得好,他就不会立即死亡。咸丰皇帝是天子。他当时拥有最好的医疗团队。他可以使用最珍贵的药材。他31岁时怎么会死?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咸丰皇帝确实属于自杀,但他只是“慢性”自杀。
俗话说,悲伤大于死亡。如果一个人完全崩溃,他可能会选择直接自杀。当然,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慢性”自杀。人们常说“酒是肠毒药,颜色是刮骨钢刀”。有些人沮丧后,经常沉迷于酒色,摧毁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属于慢性自杀。例如,战国时期的信陵君被魏王怀疑后,“喝酒,接近女人”和“死于疾病的酒”。
[img]297786[/img]
咸丰帝和新陵君的情况一样。他还有几个爱好。第一,喝酒。据记载,“文宗沉迷于饮酒,每次喝醉都会生气。每一次愤怒都会有一两个侍女或宫女受苦,即使是他们所爱的人也会受到羞辱。”第二,好色。咸丰帝的魅力在民间广为流传,这里就不多说了。第三,听戏。咸丰帝热爱京剧。逃到承德后,他每天都要听戏。
看完咸丰皇帝的肖像后,我们都有一种感觉,他明显比以前的皇帝瘦。皇帝几乎总是很胖,但咸丰皇帝除外。事实证明,咸丰皇帝的身体素质很差,再加上肺结核,他看起来很瘦。在承德期间,咸丰皇帝要么和他的妃子们一起喝酒,要么听戏剧,甚至整晚都在那里。
据记载,咸丰皇帝在死前三四天仍在听戏。正如我前面所说,咸丰皇帝患有肺结核,最避免疲劳。此外,他的病情很快恶化。这是慢性自杀。咸丰皇帝知道这些事情,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事实上,原因很简单。这个刚进入中年的男人的精神完全崩溃了。
咸丰帝即位之初,他想恢复康乾盛世的局面,但现实却很残酷。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包括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帝的努力付诸流水,英法联军也进入北京掠夺和焚烧圆明园。这些事情让咸丰帝绝望,他的心彻底死了。他只能沉迷其中,用酒来麻醉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咸丰帝属于抑郁气质。这种人虽然敏锐谨慎,但孤僻多愁善感,容易悲观情绪化。咸丰帝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什么都没做。英法联军烧圆明园,洪秀全占领南京称天王,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在这种情况下,咸丰帝只想用酒麻醉自己,用死亡解脱。
咸丰帝为什么不选择江山自杀?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