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刘备为什么要称汉中王?几乎所有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和割据政权的国名都来自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名。而所取国号,又与其盘踞的地盘密切相关。例如,孙权占领的江东地区,其核心地区是春秋时期的吴国旧地,便以吴为国号。元末,张士诚和朱元璋分别以今天的苏州和南京为中心,建立了统治政权。因此,他们都以吴为国。
[img]297186[/img]
曹的三国政权,以魏为国号,是中原地区的基础。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中原大国是魏。刘备占据了汉中和巴蜀,统治的基础是蜀。为什么他不先称蜀王,而是汉王?
@ 称王是称帝的前奏,称王往往是建立帝业时的国号。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朝代选择南方诸侯国名(如楚、吴、岳等)作为国名,这并不是说这些诸侯国的实力不好。相反,中国古人长期以中原为中心,因此南方诸侯国的名字更具地方色彩。如果刘备被称为蜀王,这将意味着他满足于舒适。
[img]297187[/img]
此外,汉中王实际上是汉王,表明他是大汉正统。秦末,项羽封刘邦于汉中、巴、蜀,均于南郑(汉中)。中国历史上的诸侯王号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先秦诸侯的国名,另一个是秦汉以后的县名。比如项羽分田安为济北王,田市为胶东王,张耳为恒山王(汉避文帝忌,改为常山王),都是当时的郡名。刘邦实际上是汉中王,大汉王朝的国号起源于此。
[img]297188[/img]
当时汉朝名义上还存在,刘备不能直接称汉王,只能退而求。@ 自称汉中王。刘备被称为汉中王,这也表明他不想帮助汉朝,而是篡夺汉朝的自力更生。刘备被称为汉中王(实际上是汉王)。他将把汉朝献给皇帝在哪里?这表明刘备和曹操没有二质性。
[img]297189[/img]
刘备虽然据说是中山靖王之后,但刘备与汉朝的关系与商鞅(卫国公族)与周王室的关系相似。据《三国志》记载,在汉武帝时期,刘备因为坐在黄金上而失去了王子(赢得了子贞,在元猎的六年里封闭了涿县的陆城亭子,坐在黄金上失去了王子),成为了一个普通人。他早已失去了皇室地位。宗室虽然也可以继承大统,但都是宗室近支的直系。就像南明时期的诸位藩王一样,他们也是各藩王的直系继承人。
参考史籍:《三国志》、后汉书等等
为什么刘备不先称蜀王,而是汉中王? 因为刘备只能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