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22岁,公元前238年。根据当时秦国的规定,秦王应该加冕,正式成年,然后开始亲政。嬴政刚开始亲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嬴政的母亲赵姬的男宠老艾利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入祁年宫。当然,这些人很快就被嬴政平定了。老艾本人被车裂了,他和赵姬生的两个孩子都被嬴政摔死了。但这件事并没有完全结束。
[img]296275[/img]
嬴政在调查老艾时发现,吕不韦计划冒充太监进宫。他立即免除了吕不韦的相职,并将吕不韦驱逐到巴蜀。吕不韦到达巴蜀后,他立即派人给他毒酒杀了他。之后,嬴政完全掌握了秦国的权力。很多人认为吕不韦的被杀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有很大关系。毕竟他之前和赵姬有染,但真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img]296276[/img]
@ 当时的社会氛围非常开放,男女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开放得多。赵姬和吕不韦的私人交流在当时很常见。秦朝王的母亲宣太后也和义渠国君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在当时被接受了。赵姬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在当时似乎很正常。此外,虽然吕不韦和赵姬有私人交流,但他对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被发现,他也不会死。
[img]296277[/img]
既然私通罪不会死,为什么嬴政要处死吕不韦?主要与吕不韦在秦国执政的方式有关。秦庄襄王成为国君后,吕不韦成为秦国宰相。短短几年后,吕不韦掌握了秦国的大权,完全熟悉了这一过程。在他的领导下,秦国的实力逐渐强大。他不断攻打韩国,彻底摧毁了周朝的后裔。当时没有一个国家敢反对秦国。从表面上看,吕不韦所做的一切都是好事,但有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吕不韦的执政理念与秦国不同。
[img]296278[/img]
吕不韦曾经让自己的门客编了一本书,那就是《吕氏春秋》。众所周知,这本书是诸子百家杂家的代表作。这说明吕不韦是杂家的代表人物,他不是法家。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直利用法家的思想统治国家。虽然当时秦国实施了严刑重法,但国力却在上升。这就是秦国强大的原因。吕不韦掌权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开始放弃法家的思想。尽管秦国逐渐变强,但却放弃了国家的基础。嬴政受不了这一点,也是他杀吕不韦最重要的原因。
[img]296279[/img]
这样看。吕不韦真的应该被杀。毕竟,它动摇了秦国的国家。即使嬴政不杀他,其他人也会想杀他。毕竟,在他使用了杂家思想之后,他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迟早会反对他的。
秦始皇杀吕不韦真的是因为赵姬吗? 这个人最关键的地方出在这个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