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朱元璋的四个儿子朱迪登基称帝,年号永乐,后人称明成祖!其实根据《明史》的记载:“辛毛,崩,年六十五十..,庙号太宗。一开始朱棣的庙号是太宗,而不是成祖。
直到嘉靖17年(1538年),明世宗才对严嵩说:“太宗靖难,功与开创同,称祖以别。”于是把朱迪庙改成了成祖。从那以后,朱迪就被称为明成祖。
[img]295995[/img]
几天前,我回答了“悟空问答”中的问题,题目是“如果朱迪是一个不同姓氏的国王,他有可能成功吗?”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前提,引入正史史料,看看朱迪是否成功。
古今史事的答案是不可能成功!最基本的前提是,按照明朝的封爵制度,朱迪封王的首要条件是他姓朱,是王子。虽然也有一些不同姓氏的王,如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朱元璋侄子岐阳王李文忠等,但他们死后被封杀,只能算是名誉。
[img]295996[/img]
由于其他原因,让我们来看看朱迪在“靖难”过程中作为朱姓亲王占了多少便利,如果是异姓王,会不会这么顺利。
1.朱迪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和“靖难”。根据朱元璋的《祖训录》,“如果朝代没有正臣,有奸恶,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带领镇兵讨平。”《祖训录》是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训诫,旨在巩固朱明江山。
[img]295997[/img]
即使朱迪是亲王,他也用这句话篡改了自己的意思。朱迪无视“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这两个关键词。很明显,朱允炆没有密诏朱迪的“勤王”,朱迪私下发动了所谓的“靖难”。
如果朱迪是一个不同姓氏的国王,那么他不是朱元璋的后代,也不是王子,所以他没有资格用“祖先训练记录”这句话作为开始军队的理由。那么,开始军队是不正确的,不是困难,而是叛乱。同样的话是朱迪的命运,其他王子可以攻击朱迪,“困难”会这么顺利吗?
[img]295998[/img]
2.和燕王朱迪一起在北方的宁王朱权在《明史》中说,他“带甲8万,革车6000”。他以善谋著称,还有骑兵精英“多颜三卫”。朱迪作为朱权的哥哥来到大宁。《明史》记载“几天来,疑惑不为备。”朱权不仅对朱迪毫无疑问,而且真诚相待。然而,朱迪利用朱权的信任,强迫宁王以“绑架”的方式一起出兵。
如果朱棣是一个不同姓氏的国王,朱权会毫无防备吗?朱棣起兵夺取朱家的国家。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朱权不会轻易让朱棣通过他的水平。此外,朱权离朱棣的巢穴北平如此之近,朱棣也不会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img]295999[/img]
3.在东昌之战中,根据史料记载:“是服役,燕王濒临危险。可见朱棣在这场战争中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处于危险境地,但朱允炆说:“不要让我有杀叔的名字。结果朱允炆的军队活捉不住朱棣,不敢在死里打,让朱棣“一骑殿后,追者数百人不敢逼。就这样跑了!如果朱迪是一个想夺取朱明江山的外姓,朱允炆也会考虑伦理纲常?还会对他这么有礼貌吗?
[img]296000[/img]
4.直接跳到最后朱棣打南京城下,《明通鉴》记载:“燕师薄金川门...但是,时谷王和李景隆已经开门了.。“是朱棣的老十九弟谷王朱侯开的城门。这一点在明史上都有记载。换句话说,如果朱棣是一个不同姓氏的国王,不管谷王有多混蛋,他都不会卖掉自己的朱姓,对吧?
[img]296001[/img]
@ 朱棣的成功当然与他的军事才能有关。除了朱云文的懦弱外,朱棣在许多关键时刻都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朱姓亲王的身份。不仅有开兵的借口,还有宁王的军队。在危险的时候,朱云文叔叔可以拯救危险。
事实上,就像读者朋友对朱元璋的理解一样,公侯爵位也差不多被杀了。一个异姓王朱元璋怎么能让他活下去?
如果朱迪是异姓王,他会怎么样? 估计不会有靖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