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死后,留下八大臣,苏顺是八大臣的主要核心成员,虽然苏顺有很大的权力,在朝廷傲慢专横,但没有达到主导地位,苏顺只是咸丰皇帝临终孤儿八大臣之一,八大臣和两宫太后相互约束,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同治,苏顺篡位不受欢迎,不仅贵族不会承认,即使是西方列强也不会承认肃顺。
咸丰皇帝在病重时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此外,他还精心部署了他死后帝国的政局,这实际上是咸丰皇帝临终前的政治布局。当时,咸丰皇帝认为,朝廷分为两种力量,一种是以肃顺为首的大臣力量,另一种是以懿贵妃为首的帝胤力量,无论哪一种力量单独扩大,都不利于皇帝。咸丰皇帝需要做的是平衡两种力量,就当时双方实力而言,苏顺根本没有篡位自立的资本,使其达到一定的平衡,从而保证皇权利益最大化。
[img]295742[/img]
慈禧太后作为同治皇帝的生母,实际上是皇权的代言人。她热衷于听政,其实是建立在同治称帝的基础上的。假设皇帝被废除了,她怎么会听政呢?苏顺想篡位,其实过不了慈禧太后。此外,与慈禧太后一起听政的慈安皇后也不会视而不见。慈安太后是咸丰皇帝政策最忠实的维护者,她不会坐视咸丰皇帝唯一继承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苏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满洲贵族。他一直对西方列强持敌视态度,在外交政策上也是一个顽固的强硬派。这似乎与恭亲王等人正好相反,恭亲王的一些措施和政策被肃顺斥为“卖国”。事实上,这样一个人篡位称帝不符合各国列强的利益。即使苏顺能通过上述两关,也不会得到外国列强的青睐和认可。列强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清政府,而不是一个强硬的新政府。
[img]295743[/img]
苏顺斗不过慈禧其实是大臣集团,但帝胤集团打不过。当时的时间、地点、人和地点都不在苏顺。如果他一意孤行,善行废立,结果肯定是万劫不复的悲惨结局。
咸丰帝死后,苏顺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