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异姓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刘邦留给子孙后代,外姓不得封王,无功不得封侯,但刘邦本人曾封八个异姓王。让我们看看他们是谁。刘邦为什么要封他们为王?他们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第一人是韩信。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反秦战争爆发后,韩信去项梁投奔,但没有任命,又转投刘邦,在夏侯婴的推荐下做了治粟都尉。这给了韩信和萧何接触的机会,经过交谈,萧何发现韩信有才华,向刘邦推荐韩信做将军。当上将军后,韩信屡立战功,帮刘邦定三秦,灭魏破代,灭赵灭齐。占领齐国后,韩信写信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这时,刘邦被项羽围攻。在被迫的情况下,他封韩信为楚王,以换取韩信出兵的帮助。
[img]295259[/img]
天下大定后,韩信因功高盖主,引起了刘邦的恐惧。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告诉韩信造反,韩信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带着逃亡将领钟的头去见刘邦,却被刘邦俘虏。刘邦将韩信押解到洛阳后,赦免了韩信罪,将他降为淮阴侯。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与江侯周勃、樊迅等人同列,这让他深感羞耻,于是有了谋反之心。他与陈晨商定,陈晨封地起兵造反,韩信留在京城作为内应,帮助陈晨夺取世界。吕后在萧何的帮助下,将韩信骗入宫中,杀害了他。
第二人是英布。英布原本是项羽的下属,因为战功被项羽称为九江王。楚汉战争爆发后,项羽要进攻齐国,命令英布带兵相助,但英布托病不愿出战,只派几千名将领帮助项羽。之后项羽想攻打蜀国,再次要求英布出兵帮忙。英布不愿意以病重的名义去,这让项羽不满意,派使者斥责英布。英布越来越害怕去。汉三年,在刘邦使者的游说下,英布转投刘邦。
英布投靠刘邦后,也屡建战功。英布公元前203年被刘邦封为淮南王。公元前201年,英布与其他汉军合兵,在山脊下击败项羽,迫使项羽在乌江自杀。项羽死后,刘邦称帝,英布也成了他手下八大异姓王之一,但“狡兔死,良狗煮;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大定后,功臣接连被杀。汉十一年,吕后杀淮阴侯,同年刘邦杀梁王彭越,这让英布害怕,主动起兵造反。刘邦亲自率领军队征服英布。战败后,英布逃往长江以南,在番阳被当地人民杀害。
[img]295260[/img]
第三人是彭越。秦末,彭越乘乱在魏地起兵,后来率兵投靠刘邦,被刘邦封为相国。彭越帮助刘邦打赢楚汉战争,战后因功被刘邦称为梁王。公元前197年,陈晨叛逆后,刘邦亲自率领军队征服。到达邯郸后,他向彭越征兵,但彭越谎称生病指派将领带兵帮助刘邦。这让刘邦不满意。他派人责怪彭越。彭越想亲自向刘邦道歉,但被下属拦住了。彭越仍然谎称自己生病了。
同年,彭越的太仆背叛了他,跑到刘邦那里告诉彭越造反。刘邦派使臣袭击彭越,刘邦将彭越关押在洛阳,因为彭越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被使臣抓获。后来刘邦赦免了彭越,将彭越贬为平民,兵流青衣县。彭越见到吕后后,向吕布哭诉自己没有犯罪,希望吕后能为他说情,让他回到家乡昌邑。吕后口头同意彭越,但见到刘邦后,他劝刘邦杀了彭越。在吕后的设计下,彭越及其家人最终被刘邦杀害。
第四人是张敖。张傲是赵王张耳的儿子。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赵王的位置。由于父亲的赵王是刘邦封的,土地也是刘邦帮忙夺取的。刘邦到赵国后,张傲亲自为他的饮食服务,在刘邦身边极其谦卑。这让张傲的下属不满意,贯高等人准备秘密谋杀刘邦,事件曝光后,张傲也参与其中。事件发现后,刘邦赦免了张傲,赵傲娶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并被改名为宣平侯。
[img]295261[/img]
藏茶是藏茶的第五人。臧茶是燕国的老将,随项羽灭秦后,被项羽命名为燕王。公元前204年,韩信击败赵国后,在广武君李左车的劝说下,臧茶主动归顺韩信,投降刘邦。刘邦仍然让他当燕王,以安抚臧茶。东汉成立后,刘邦对项羽老将进行了清洗,这让臧茶害怕,主动起兵造反。臧茶在公元前202年被刘邦击败,并被刘邦部杀害。
第六个人是吴瑞。吴瑞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部落领袖。攻破邯郸后,吴瑞被项羽命名为衡山王。后来,在朋友张亮的劝说下,他投靠了刘邦。为了赢得人们的心,刘邦还将吴瑞命名为长沙王。公元前201年,吴瑞死于赣南金梭山,是王者中最好的。
[img]295262[/img]
第七个人是卢万。卢万和刘邦是同乡的朋友。当刘邦还是亭长的时候,卢万经常和刘邦一起出入,这是刘邦的忠诚。楚汉战争爆发后,他在刘邦的账下工作,做出了很多贡献。汉朝建立后,卢万被刘邦命名为燕王。后来,他与陈晨合谋叛乱,造刘邦征服,战败后逃往匈奴。公元前194年,他在匈奴去世,享年63岁。
除了这七个不同姓氏的王,韩襄王的后代也被刘邦称为韩国王。这八个不同姓氏的王大多结局悲惨。一方面,国王不愿服从刘邦的统治,想取而代之,最终被刘邦打败杀害。另一方面,他们成功了,被刘邦吓坏了。最后,他们被刘邦找借口摆脱了。人们不禁感叹:狡猾的兔子死了,好狗做饭;高鸟尽,好弓藏。
刘邦封的异姓王是谁?他们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