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李世民逼位的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但他的行为方式经常受到批评。李世民继承王位的方式使李世民无法等待李渊的死亡,只能迫使李渊尽快退位,成为皇帝。
[img]294467[/img]
玄武门变后
历史上,李世民通过安插在李建民内部的眼线得知李建成要设计杀自己,于是于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第二天,李建成的手下有人投诚。5日,李渊立李世民为王子,并将权力交给了李世民。10日,许多李世民的手下被封为王子府的相应官僚。14日,李渊向首相裴寂下诏,透露退位的想法。27日,李世民的天策将军被撤销。为李世民登基做准备。
[img]294468[/img]
7月31日至8月4日,李世民分别担任朝廷重点部门主管,军政全部控制。之后,李世民赦免了李建成的旧部,吸引了人们的心。9月3日,李渊向李世民让位,李世民拒绝接受。第二天,也就是9月4日,李世民登基,历史上没有三辞三让。可见李世民的心急,前后两个月。
太子党的势力
玄武门前,李世民与自己的两兄弟竞争多年,双方势力在明暗中多次交锋。在玄武门的变化中,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带领的手下杀害,似乎给人一种李建成和李元吉一个人的感觉,没有力量。相反,李世民有很多手下,比如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程知节)。、方玄龄、杜如晦等,但实际上太子李建成的势力比李世民还要强大。
[img]294469[/img]
玄武门变革前两年,李建成曾密谋发动兵变除李世民,但当密谋泄露时,李建成被迫感谢李渊罪,他的发动兵变也被消灭。玄武门变更当天,李建成的手下冯立、薛万彻、谢叔方带兵杀害玄武门,要求李建成和李元吉报仇。结果,他和玄武门的宿卫敬君弘打了起来。冯立杀了敬君弘后,看到尉迟恭抓住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三人别无选择,只能逃跑。
[img]294470[/img]
也就是说,虽然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设计杀害,但李建成的太子党羽仍然很多,但李世民突然打败了李建成的势力,以至于李世民特别下令不逮捕太子党的老人。在玄武门的变化刚刚结束时,李世民仍然只是秦王和天策的将军,而不是太子。太子党的老人仍然可能攻击李世民。
朝中大臣的暧昧
虽然李世民在朝廷收集了一批人才,但许多人仍然保持中立,以李静和李积为代表。文臣中的首相裴静是李建成的支持者。事实上,李世民在朝廷的基础并不深。他的大部分亲信都只是他家的工作人员,将军也不是领兵,随时都有可能被倾覆。
[img]294471[/img]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不得不加强行动,并在短时间内强迫李渊安排下属担任朝廷重点部门的主官,如秦琼、程知节、尉迟恭、左武卫、右武侯将军、方玄龄、长孙无极、杜如晦等。其他人员也控制了关键部门,通过这样的安排,他们可以清理反对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稳定局面。
唐朝的外部压力
隋朝建立时,突厥已成为中原王朝的一大隐患。隋末混乱时,突厥在中原培育了几支主要力量。即使李渊起兵,他也不得不与突厥达成合同,以避免后路被复制。唐朝建立后,突厥经常南入,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李唐王朝没有花太多精力来抵抗突厥。
[img]294472[/img]
在与李建成的斗争中,李世民多次处于危险之中,突厥突然犯边。李渊不得不依靠李世民来处理边境问题,只能原谅李世民。此时,李世民发动了军事变革。虽然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朝廷的情况也非常微妙。如果结果不能尽快确定,一旦突厥再次犯边,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很可能会白费,甚至大唐帝国也可能崩溃。
[img]294473[/img]
据说,在宣武门发动变化后,李世民与李建成、李渊撕破了脸皮。只有迫使李渊退位,彻底控制局面,李世民才能保证自己和下属的安全。仅仅满足于当王子是不够的。
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后 为什么李世民强迫父亲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