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唐朝名将高舍鸡的事,
尽管唐末一直陷入混乱,但早期的唐朝却极其强大,疆域空前辽阔。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极其开放,许多外国人甚至在唐朝当官。日本人、新罗人、波斯人、大食人等突厥人比较常见。668年,一个人千里迢迢来到唐朝,成为唐朝的将军。他不是很有名,但他的儿子可以说是来唐当官的外国人中最有名的。
这个人叫高舍鸡,他原本是高句美人。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上存在的政权。当年高句丽最盛的时候,也是东到日本海,一直与隋朝和唐朝纠缠不休。主要原因是高句丽总想着抢隋朝,隋朝杨帝想杀他好几次,但还没等到灭亡,它就完了。在唐朝,李世民也有同样的想法,但没有足够的食物,他也放弃了。
[img]292909[/img]
最后,经过70年的跨度,经过四位皇帝,他们花费了大量的国力,最终在总章的第一年(668年)再次派兵灭亡。然而,这里需要提到的是,高句丽不同于韩国王朝的高句丽。从中可以看出,高句丽人可以善于战斗。为了彻底消灭他们,高句丽人民被迁移。有些人去河西,有些人去中原,江淮。高舍鸡属于那些被迁往中原的人。
他在河西军参军,先后在唐代担任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但是高舍鸡不算什么,他的儿子也是唐朝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天宝14年(756年)安史之乱发生时,玄宗犯了两个错误,最终导致潼关失守,长安沦陷。他第一次杀了两个将军,第二次强迫另一个将军谋反。第一次被杀的两位将军中,有高舍鸡的儿子,他的名字叫高仙芝。
[img]292910[/img]
高仙芝出生在高句丽。他十几岁时和父亲一起搬到了安西。他的父亲很有功。他还被授予游击将军。20岁时,高仙芝崇拜将军。早年,他没有被重复使用。夫蒙灵察偶然发现了这个人才,高仙芝多次受到支持。夫蒙灵察门下还有一个人叫冯常清。他非常钦佩高仙芝。他也很有才华。他可以被称为高仙芝的双胞胎。
两人纵横边疆,智取小勃律,生俘石国王和下属,成为一代名将。根据历史记载,高仙芝长得帅,擅长骑射,勇敢果敢。但他终于白死了,这才是最令人遗憾的。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派兵15万南下反唐。无论叛军走到哪里,地方官员要么殉国,要么逃跑,要么迎接他们,所以他们一路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玄宗此时才知道着急,高仙芝从长安出发,让边令诚作为他的监军。埋下未来的隐患,安禄山的军队都是精锐的,高仙芝、封常清再能打也没用,东都洛阳很快就被攻陷。当时,封常清说,如果叛军攻破潼关,长安将处于危险之中。最好去潼关再和叛军对抗。这其实是明智之举。经验丰富的名将高仙芝自然明白。在潼关,关中军民的民心终于稳定下来了。
[img]292911[/img]
然而,玄宗只知道他被打败了,削减了封常清的官爵。边令诚一直在制造麻烦。他没有听高仙芝的建议,所以他心里很讨厌。高仙芝退役潼关后,他上演了诽谤。玄宗信了,最后的结果是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斩首。这样的诽谤扣在两位著名将领身上,极大地动摇了军队的士气,并迅速反叛了哥舒翰的下属。
高舍鸡原本是高句丽人,他是怎么成为大唐名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