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年初,岳飞因故意谋反罪被判处死刑。从此,岳飞成为千古忠臣的典范,而诬告他的秦桧成为千古奸臣的代表。到目前为止,秦桧夫妇的雕像仍然跪在岳庙前,受到全世界的唾骂。
据《宋史》记载,在岳飞被关押的两个月里,秦桧从未收集到他谋反的确凿证据,因此韩世忠愤愤不平地寻找秦桧的理论。于是秦桧说了一句名言:“没必要。”韩世忠立刻愤怒地说:“没必要有三个字来说服世界?”
[img]292755[/img]
“不需要”就是不需要,可以有,可以有,可能有,可能没有。青春读史总觉得秦桧脸皮厚,古今罕见,所以流氓的话可以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来。现在发现秦桧的话真的很无奈,他也知道自己在赔钱,但是因为现实,他不得不这样做。
众所周知,作为岳飞的地位,秦桧几乎无法帮助他,更不用说被指控“不必要”了。真正想要岳飞的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赵构。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杀死忠臣岳飞呢?事实是,岳飞似乎是忠臣,但事实上,至少有四种罪行让皇帝不得不伤害杀手:
罪一:功高盖主
在当时南宋的主要将领中,岳飞的战功是最大的,但他的年龄是最小的。直到他被杀,他还不到39岁,他的官职已经达到了第一产品的最低保障,这是宋朝的极限。很难想象,如果这种发展继续下去,宋高宗还能阻止他什么。
[img]292756[/img]
在历史上,很少有像岳飞这样的大师,但他们不受大师的怀疑。相反,英雄和皇帝之间的血腥战斗是主流。然而,清算英雄大多发生在世界稳定之后。宋高宗迫不及待。岳飞还有其他罪行迫使他提前开始。
罪二:拥兵自重
别忘了宋朝前的唐朝是军阀分裂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通过陈桥兵变上位。坐稳江山后,他吸取了这些教训,释放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从那以后,宋朝一直在各方面抑制武将,怕他们支持军队谋反。
另一方面,岳飞调教宋朝最精锐的部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在军队和朝鲜都有很高的威望。就连敌人的金人也承认,岳飞是唯一一个最害怕的人,甚至叹了口气“山容易,岳家军难”,听说岳飞死后,金人举杯庆祝。
[img]292757[/img]
显然是宋朝的军队,不叫赵家军,不叫岳家军,但仍然很强壮,你说皇帝能快乐吗?你能不害怕吗?此外,岳家军有严格的纪律,秋天没有犯罪,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人民中有很高的声誉,甚至北方起义军也打着“岳家军”的旗号。你说如果这样一支军队叛乱,赵宋王朝能抵抗吗?
罪三:高风亮节
历史上,像岳飞这样手握重兵的将军,要么急流勇退,要么自污保护自己。北方失地尚未收复,岳飞急流勇退是不现实的,所以只有自污一路。所谓“自污”,就是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损害群众的口碑,从而向君王表达自己的野心,既聪明又悲哀。
在王坚伐楚之前,他向秦始皇要了一栋好的田野和一栋漂亮的房子。这种先赏后工作的做法似乎很低调。如果公司员工骂老板,秦始皇会高兴地笑,对王坚的信任也会急剧增加。后来,汉代首相萧何也利用侵占人民田地的方式污染了自己,让高祖刘邦放下警惕。相反,岳飞是怎么做到的?
[img]292758[/img]
岳飞虽然居高不下,但私生活极其贫穷朴素。家里只有一个已婚妻子,没有其他妾,这在古代上流社会是极其不正常的。著名将军吴杰非常钦佩岳飞。他聘请了一位绝色美女给他,但岳飞以“不开心”为由果断拒绝了。
不仅拒绝同事的礼物,甚至皇帝的奖励岳飞也毫不含糊地拒绝了。宋高宗奖励了大量的金银美女,但岳飞回到了美女身边,把所有的金银都给了他的士兵。不难想象,虽然宋高宗称赞了他的嘴,但恐怕一万只羊驼还不够。
岳飞虽然治军极其严格,但爱兵如子。当士兵生病时,他亲自调整了药物。战争期间,他派妻子慰问士兵的家人。当他的下属死于战争时,他痛哭流涕,帮助抚养孤儿,并要求他的儿子娶死去的士兵和女儿。
[img]292759[/img]
岳飞很孝顺。民间流传的“婆婆刺词”讲述的是,母亲不让岳飞因为照顾自己而耽误国家大事。虽然这是一个民间传说,但传说往往反映了舆论,可能不是假的。正史确实记载,岳飞背后有“忠于国家”这个词。
岳飞的正能量事迹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把他塑造成了一个道德上的完美人物,这个完美人物也有战略和权力。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有两个先例,一个叫王莽,一个叫刘裕,一个篡汉,一个晋朝。因此,在宋高宗看来,岳飞的盛大节日是买家的阴谋。
罪四:违反君意
宋高宗带领他的衣服穿越南方,满足于半个国家。此时,他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混乱。这类事件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三次。第一次是东晋,第三次是南明。东晋一直处于权力的边缘,最终被篡夺,而南明很快就死于北方民族的手中。可以说,南宋是唯一一个坐稳江山的朝代,宋高宗委做出了巨大贡献。
[img]292760[/img]
可见宋高宗并非昏君,反而是一位深知帝王之术,有一定作为的君主。
他知道,有了宋朝的军事力量,短期内恢复中原可能是可以的,但要长期稳定中原原则并不容易。毕竟,以北宋的实力,幽云十六州还没有恢复,更不用说河流和山脉只剩下一半了,这就是其中之一。
即使我们必须收复失地,也必须重用武将,这与重文轻武的祖制背道而驰。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会重蹈东晋的覆辙。当时,即使我们收复失地,我们也会改变朝代。有什么意义?这是第二个。
而且徽钦二帝还在金人手里,时不时被拿出来恶心自己,真的要是克复中原迎回二帝也是一件尴尬的事,这是第三位。
[img]292761[/img]
因此,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宋高宗既不想也不敢收复中原。他支持抗日战争只是为了防止金兵进一步南下。一旦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只是想和解。然而,朝鲜的主要战争学校并不想放弃,中原人民也在“南王又一年”中受苦。毕竟,克福中原听起来很高,但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它的可操作性很低。
岳飞根本不明白皇帝的想法。他是主战派的核心人物。他一直在喊着要直接捣乱黄龙,迎接第二位皇帝,这显然与高宗的政治观念背道而驰。他还建议高宗早点站起来,这是将军们的禁忌。至于接下来的12枚金牌,岳飞的撤军充分反映了君主和官员之间的不信任。
总结
岳飞要么不懂皇帝的心术,要么假装不懂。他所反映的“忠诚”是忠诚的国家,忠诚的国家,忠诚的世界,没有忠诚的国家,宋高宗怎么能不害怕呢?如果岳飞真的在北伐中取得了成功,除了加入九锡,他的部门会把龙袍放在他身上吗?
[img]292762[/img]
相反,在这一点上,奸臣秦桧就像一个伟大的忠臣。他毫不犹豫地遵循皇帝的意思,甚至毫不犹豫地做脏活。最后,他为宋高宗背负了陷害忠臣的恶名,至今仍跪在岳庙前。
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飞的死是可惜的,但并不冤枉。
岳飞被杀的罪行真的是莫须有吗? 为什么宋高宗杀了这个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