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有“连中三元”和“大三元”、“小三元”。但是还有一种叫“六首状元”,那么什么是“六首状元”呢?其实是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的人。
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只有两个人获得了这一荣誉,一个是明朝的黄观,另一个是清朝的钱。作者以前写过黄观。今天,让我们来谈谈清朝唯一的“六首状元”钱。
钱琦原名钱起,但这个名字和唐代诗人钱起同名。没办法,他改成了“七”字。钱琦来自江苏长洲,出身书香门第。曾祖父是顺治朝的进士,曾参与过《明史》的汇编。江苏巡抚唐斌亲笔题为“奎壁凝辉”牌匾,悬在钱家门口。钱琦的祖父和父亲也是知识渊博的人。
在这种书香浓厚的家庭氛围中,钱奇从小就热爱学习,经常读书到五天。虽然钱奇是六个状元,但其实他的科举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
据《吴县志》记载,钱琪参加了几次儿童考试,但都失败了。他没有气馁。最后,在乾隆31年,他成为了长州县学者的首席学者(在县考试、政府考试和医院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被称为首席学生)。然而,此时他已经32岁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并没有影响钱的成功,所以他继续参加乡镇考试。不幸的是,他又遇到了曲折。他连续参加了六次乡镇考试,但都失败了。直到乾隆44年,他才在中乡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成为解元。
[img]291359[/img]
这一次,中解元给了钱琦很大的鼓励,然后去参加了会议,没想到又中了会议元。在宫殿试验期间,乾隆皇帝被任命为“第一名和第一名”,因此连续三元也成为清朝唯一的六名冠军。
其实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据说钱可以成为状元,里面有幸运的成分。当时乾隆皇帝已经70岁了。他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所以他感叹自己有生之年没有看到一个三元和第一才子出现。
考官知道后,想起了钱,就把试卷拿给了乾隆。乾隆一看,立刻兴奋起来。此外,他知道钱之前一个接一个地了解了元和会元,所以他被调到第一位,并被任命为状元。
[img]291360[/img]
当然,乾隆并不是为了完全实现他的愿望而把钱列为状元。事实上,钱的文章表达完整,书法正确,精致有力,值得成为状元。但在这个时候,他已经47岁了,也很晚了。
钱高中状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一职。后来,乾隆任命他为顺天乡考官,并要求他教王子。虽然乾隆非常重视他,但他在乾隆五十二年就辞职了。为什么会这样?只是因为钱得罪了一个人,那就是权力倾向于野外的小沈阳。
小沈阳是一个著名的贪官。得知钱被重用后,他想拉拢钱,让他投入自己的门。然而,钱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一生中最讨厌腐败和贿赂,所以他果断地拒绝了小沈阳的善良,从而冒犯了他。
小沈阳深受乾隆的信任。在他和钱之间,乾隆自然选择相信小沈阳。于是钱被陷害了,乾隆想到了自己的才华,决定革职留任检查。然而,在此期间,钱没有被重用。
直到嘉庆皇帝即位,小沈阳倒台,钱才重新看到希望。他在嘉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嘉庆四年,钱在任,享年65岁。
苏州人或去过苏州的人应该知道,当地有一个“三元广场”,非常有名。事实上,这是乾隆为钱建造的。起初,这里有一座高大的花岗岩拱门,但后来被拆除了,它从坊名变成了地名。
清朝唯一的[六首状元],钱的最终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