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你提到吕不韦,你总会想到电视上的那个,所以你必须详细告诉你
秦庄襄王为了感谢吕不韦的帮助,不忘当初共治天下的承诺,请吕不韦做相国,封他为文信侯。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后就去世了。13岁的王子继位为秦王政。此时,秦国的政权完全掌握在母亲赵太后和吕不韦手中。吕不韦继续做相国,被秦始皇尊为仲父。
[img]288415[/img]
吕不韦不仅在朝廷专权,还与赵太后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甚至传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赵姬怀上嬴政后,被送给秦庄襄王子楚。随着成年人一天天长大,自然对吕不韦和赵太后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公元前238年,22岁的虚政先后除去了吕不韦和宦官,亲自掌握了秦国的朝政权力。吕不韦死后没有像老艾那样图谋不轨,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贵族阶级的主观概念是坚实的。在先秦时期,贵族、学者和平民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虽然以各国王族为代表的贵族相互攻击,但他们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共同利益方面的观点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来“尊重国王,拯救世界”。学者的使命是为贵族统治服务。作为学者阶级的杰出代表,吕不韦只是一个高级工人,不可能与秦董事长嬴政抗争。
[img]288416[/img]
第二,客观上没有军事力量。自古以来,枪杆里就有政权,没有军权就只能被屠杀。吕不韦虽然当了很多年总理,但军权一直掌握在秦王手中,光靠一些门客是不可能进行军事斗争的。从老艾的迅速灭绝可以看出,军队的行动并不含糊。
第三,感情上可能受不了。即使嬴政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他也是在吕不韦的保护下长大的。对于一个尊重自己为仲父的年轻一代来说,吕不韦还没有达到六个亲戚不认可权力的厚黑程度。
嬴政想罢免吕不韦时,他为什么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