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俗话说皇帝后宫三千美丽 为什么明孝宗朱佑框坚持一夫一妻?

很多人不了解后宫的事情,

受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明朝皇帝是非昏即暴,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试论:如果他们都是昏君暴君,一个王朝如何稳定统治近300年?事实上,明朝并不缺少明君贤君。第九位皇帝孝宗朱佑框就是其中之一。

明孝宗17岁就位。当时,明朝的国力下降,朝纲紊乱。孝宗只是用自己的勤奋挽救了危机,使明朝再次繁荣起来。历史上被称为“弘治中兴”。

[img]287136[/img]

明孝宗不仅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丈夫,甚至是永恒的第一个好丈夫。他打破了皇帝三宫六院的传统,真正娶了一个人,爱了一个人一辈子。

公元1487年2月,时任皇太子的朱佑框娶了张。同年9月,朱佑框登基为皇帝,并将张封为皇后。令人惊讶的是,明孝宗嫁给张后,再也没有娶过其他妃子。他们像私人夫妇一样住在一起。不代表明朝没有先例,就是中国几千年前所未有。

[img]287137[/img]

所以人们不禁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男人在某种程度上有强烈的贪婪,特别是皇帝也承担了为皇室血液开枝散叶的历史使命。即使皇帝自己不想,文武大臣也应该建议他多结婚,多生活。那么,是什么支持朱佑框克制贪婪,不顾传统,坚持一夫一妻制呢?

主要有四个原因:

童年不幸

朱佑框的父亲明宪宗朱见深有着沉重的爱母情结,非常宠爱17岁的万贵妃。万贵妃因为年纪太大不能生孩子,也不让其他女人生王子,以免威胁自己的地位。万贵妃骄傲自大。她在后宫遮住了天空。所有怀上龙种的女人都逃不过魔掌。朱佑框幸运地活了下来,这取决于宫殿里人们的生命。

[img]287138[/img]

一个孩子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长大,很容易产生极端、残忍和可疑的性格。然而,朱友门框恰恰相反,正是看到了更多的悲剧,使他变得善良和慷慨,这与他的天性和周围善良宫殿的人的影响有关。宫廷斗争的残酷已经成为他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他不想让他的悲剧再次出现在下一代身上,这也是他不想结婚的原因之一。

身体欠佳

朱佑的母亲怀他时被万贵妃盯上了。虽然她骗万贵妃说自己得了怪病,但她还是被迫喝了一些堕胎药。幸运的是,幸运的人有自己的天相,胎儿没有被击中,但也因此受损。此外,他出生后躲在宫里,母亲的牛奶不足,营养条件很差。他从小就身体不好,性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这使得朱佑框对女人没有太强烈的想法,有一个人就够了,这也是他不想多结婚的原因之二。

[img]287139[/img]

夫妻情深

张皇后天生丽质,知书达理,本身就很有魅力,与朱佑霖夫妻和睦,感情深厚。有一次,张皇后嘴里长了疮,皇帝亲自给她端药。看到她睡着了,她不敢咳嗽,也不敢惊吓她,这让她周围的宫人目瞪口呆。那可是男权时代的封建王朝,一国之君竟然可以这样做,这种行为即使在21世纪也可以称为模范丈夫。由此可见,朱佑霖不愿意伤害妻子,哪怕是一点点,这也是他不愿意多结婚的三个原因。

[img]287140[/img]

勤于政务

朱佑门框虽然身体不好,但他是一个罕见的勤奋皇帝。他不仅早到,而且开了一个中午,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他也是一个节俭的皇帝,观察人民的感情,轻赋予,树立榜样,反对铺张浪费。在历史上,像他这样节俭的皇帝通常很少有公主,他只是最好的之一,这就是为什么他不想再结婚的四个原因。

公元1505年,明孝宗英年早逝,工作过度。他还不到35岁。然而,他与张皇后的爱情成为中华王朝历史上唯一的故事。他们互相帮助,一起度过了一生,共同支持了明朝的洪治中兴。


俗话说皇帝后宫三千美丽 为什么明孝宗朱佑框坚持一夫一妻?俗话说皇帝后宫三千美丽 为什么明孝宗朱佑框坚持一夫一妻?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