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诸葛亮和董允,
三国时期,刘备凭借空手套白狼的独特技能,建立了蜀国,然后依靠崇拜的两兄弟,以及被绑架的军队,以及一代著名大臣诸葛亮,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然而,刘备既没有孙权的危险,也没有曹操的人才。蜀国已经成为第一个被摧毁的国家。原因与许多人密不可分。
[img]286777[/img]
首先是刘备一意孤行,其次是诸葛亮的北伐,造成蜀国内部空虚。诸葛亮临死前,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在选择继承人时动了很大的脑筋,最终决定了姜伟和董允。这个选择也很有意思。作为蜀国将军,姜伟是外国人,董允诚实善良。
[img]286778[/img]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董允作为蜀国大臣的接班人?首先,第一点是董允的身份。董允从一开始就被刘备喜欢。作为四相之一,董允成了王子洗马。从一开始,董允就站在刘禅身边,靠近刘禅。董允帮助刘禅是完美的。
[img]286779[/img]
第二点是董允的正直。董允和读圣贤书的文人很像。他心里有一条规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不会轻易超越。当时刘禅贪玩好色,心里没有国家大事。选择董允这样一个一根筋的文人来管理刘禅,可以约束刘禅的行为,把刘禅引向正道,以免刘禅变成昏君(虽然最后没有实现)。
[img]286780[/img]
董允在职时,刘禅想丰富自己的后宫,所以他从民间选择了民女。董允站出来拦住刘禅,对刘禅说:今后主要想丰富后宫,但古代只有十二个妃子。我觉得现在后宫已经有妃子了,不应该增加。听了之后,刘禅不得不放弃。董允的固执让刘禅吃了不少苦头,在《三国志》中称之为“后主益严重”。
[img]286781[/img]
第三点是董允诚实。正如上面提到的,这种人心中有一条规则,他们不会轻易逾越。这条规则中最重要的是忠君爱国。不管刘禅有多愚蠢,董允都不会被取代。就像诸葛亮一样,诸葛亮把董允和自己归类为同类人,认为董允会忠于自己的职责。
[img]286782[/img]
诸葛亮真的没有眼花缭乱。董允履行了他的职责。黄浩依靠与刘禅的关系,多次想接触政治事务。然而,董允多次站出来阻止刘禅,直言不讳地建议刘禅远离黄浩,压制黄浩。刘禅不容易管理。当董允在位时,黄浩只是一个黄门城。董允这样做是因为他心里遵守了圣人和门徒的意识,但正是这种意识让贪玩好色的刘禅非常痛苦。
与董允相比,姜维和董允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董允作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