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赵国著名将领乐乘能被封为[武襄君]?

大家好,我是,说到乐乘

公元前250年,秦国的安国君正式就位仅三天,就奇怪地死了。

曾经是赵国质子的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顺势登基,是秦庄襄王。

吕不韦功莫大雁,出任秦国相国,执掌国政。

吕不韦虽然是极人臣,但在秦朝的朝廷里,排挤他的人很多,尤其是在秦国军队,像王米这样的宿将,根本不买吕不韦的脸。

[img]285918[/img]

洛邑是吕不韦的封地

赵国利用秦国出现的短暂内耗期,出兵燕国,以免将来与秦国开战时,燕国又在背后捅了一刀。

这次出兵的将军候选人,不是信平君廉颇,而是赵军二号人物乐乘。

为什么赵孝成王选择乐乘,乐乘提出了天马行空的计划。

按照乐成的规划,第一步,赵军从太原县出发,途经代郡,攻打燕国最西部的上谷县。

第二步,从邯郸出发,沿黄河下,攻克武阳东部几座城邑,控制北易水。

如果两路赵军都成功了,武阳就可以孤立了。

从地图上看,如果赵军按照这条线进军,他必须发动两场战争,深入燕国腹地。

这个计划是劳师袭远,乘险抵御[xī],如果赵军前一年没有狂胜燕军,恐怕大家都会认为这样的进军计划是天方夜谭。

正是因为廉颇有13万破燕军60万,现在任何攻燕方案都可以摆在桌面上。虽然乐成的计划很激进,但赵孝成王也点头同意了。

于是乐乘统领数万大军,从晋阳出发,风风火火地开拔燕国。

燕国在上谷郡的部署,不出乐乘所料,兵力十分单薄。

这个县主要抵御匈奴入侵,匈奴人不擅长攻城战。因此,上谷县的城防与中原差距很大,兵员也很短。

燕国对匈奴的态度,和赵国一样,以关门自守为主,尽量节约兵力。

乐成有备而来,投石车、床弩、云梯等大型器械一样多,按照中原攻城战标准对付燕国守军。

燕国在上谷县的部署,只有靠近赵国的鹿城防御,如怀安、宣化等堡垒,只有大约2000人,其他城市的守军较少,如何抵抗数万赵军的疯狂攻击。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上谷县宣布改变主人。

乐乘赢得上谷郡,加强“十军都兴”防御,防止燕军反击。

“十军都星”是太行八星最北端的通道,燕国原本在“十军都星”东出口布有重兵,防止山上游牧民族。

后来,燕国占领了上谷郡,作为燕国内部的一条通道,“十军都星”的地缘重要性大大降低。

如今,赵国控制上谷郡,“十军都兴”必然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因此乐成在赢得上谷郡后,立即在这里筑起壁垒,筑起防线。

从地理上看,赵国横跨南北太行山。虽然长平和邯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伤害了他们的活力,但占据大部分“世界脊梁”的赵国仍然活跃,这与地理优势密切相关。

上谷战争稳定下来,乐成回到邯郸补给,然后带领数万人出征。

自长平战争以来,赵国的兵力严重不足。

在与燕国的战争中,本来要兵分两路,但赵国缺兵少将,所以同一支军队先取上谷郡,回师后取得补给,再沿黄河而下。

[img]285919[/img]

燕国在燕赵边境的兵力部署是沿着南易水和北易水的立体防线,但这两条防线也有侧重点,离武阳防御越近越强。

乐乘军沿黄河而下,最大限度地避开燕军在两条大河沿线的抵抗,顺利抵达北易水东北岸,到达燕国的“督亢之地”。

“督亢之地”是荆轲刺秦王事件中燕国向秦国献上的土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但“督亢之地”与赵国并不接壤,又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防御能力可想而知。

考虑到这些情况,乐乘的进军路线自然深入燕国,在“监督之地”上夺取临乐、龙兑等城市。随后,乐乘趁机转身渡过唐河和北易水,也赢得了武阳以南的汾门城。

乐乘才兵临燕国下都武阳城下完成上述神操作后。

当然,乐成并不是真的想攻打武阳,赵军也没有攻打武阳的实力,而是用这种方式震慑燕国,在谈判桌上捞足筹码。

回顾这次出兵,乐成两次出击,转战千里。他对燕国各城市的防御水平和守将能力了如指掌,准确攻击燕国防线的薄弱环节,没有在精兵强将守卫的城市浪费一兵一卒。

可见乐乘这几年在研究燕国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乐乘建这大功,赵孝成王封其为武襄君。襄,有辅助的意思,武襄君,就是武力辅助赵王的意思,这个名字多大气啊!

战国史上,许多战功出众的武将封君都有武字。

秦国武字代封君有:白起(武安君)、王坚(武成侯)、王贲(通武侯)。

赵国武字代封君有:乐乘(武襄君)、李牧(武安君)。

上述白起、王坚、王贲、李牧等人,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乐乘的封号与这些人相当,可见赵孝成王对他的爱。


为什么赵国著名将领乐乘能被封为[武襄君]?为什么赵国著名将领乐乘能被封为[武襄君]?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

  • 齐国在乐毅伐齐后的结局是什么?经历了什么?
  • 乐毅伐齐后齐国的命运 一、引言 乐毅伐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战国时期燕国与齐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本文将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