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你提到马希声,你总是会想到电视上的形象,所以你必须详细告诉你。
这个人叫“马希声”,南楚第二代掌权人,中国古代史上“吃鸡第一人”。
所以,为什么不称他为国君呢?在执政期间,他掌管着一个国家的事实,却没有获得国君的称号。
老木匠马尹通过一些明智的决定,为南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他年纪大了,只有当了三四年的国王,他就去世了。马尹去世时,全国都感到悲伤。无论是官方还是普通人,他们都为失去英雄而哭泣。然而,死者已经去世,南楚的国家还有待后代的延续。
[img]285872[/img]
据说马殷的儿童团队相对庞大,只有30多个儿子。然而,史料中只有15个儿子和2个女儿的记录,原因并不清楚。
公元930年,马殷在弥留之际,派使者去见唐皇帝,希望能把“楚国王”的尊号封给次子马希声。
后唐皇帝遇到楚国使者时,显然意味着过河拆桥。既然老马已经死了,保留国王的称号有什么用?因此,后唐不再承认楚国的地位,并将马希声封为节日使者和服务员,成为后唐下属的藩主。
南楚的臣民不买后唐的书,甚至人民也不承认。在他们看来,马尹被公认为国君,所以他任命的儿子一定是南楚的第二代国君。人们已经讨论过了,
决定不尊重后唐政令,支持马希声登基。
马殷是一代英主,这是可以理解的事实。然而,他的儿子们却有点不争气。
长子马希振是最有才华的人之一。他不仅文能治国,精通军武,而且是一位难得的将军。然而,在后期,马希珍痴迷于道教,绝对是红尘,潜入深山,专心修道。
[img]285873[/img]
第二个儿子马希声,虽然不能说是一个无知的庸才,但在各个方面都不突出。而且,最致命的是懦弱和享乐。
马希声成为南楚的继承人,唯一的优势就是他的母亲。
据史料记载,马希声的母亲袁不仅漂亮,而且服务得很好。她在后宫最受马尹宠爱,因此被封为德妃。马尹病重时,袁德妃在床前一步一步地服务,为儿子赢得了政治筹码。
对于后唐的任命,南楚的臣民不买账,但马希生非常高兴。登基后,他没有承认自己是国君,只是承认自己是一方的藩主。所有的臣子都劝他们,马希生只是坚持不采纳自己的观点。@ 马希声只控制一个国家的事实,不称国君尊号。
不知道马希声是软弱无能还是不敢称尊。反正他告诉臣子们,这是马殷临终前的遗嘱。
马希声在位时间,前后加起来只有一年零七个月。他在位期间最著名的光辉事迹是“吃鸡”。
马希声早年听到一个谣言,说梁太祖朱温特别喜欢鸡肉,每顿饭都要有鸡吃。他非常羡慕这件事。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传御后厨,每天每顿饭都要有鸡。即使马殷病逝,全国举丧期间,马希声也没有失去父亲的悲伤,发丧前还吃了几盘鸡。以至于被臣子们借用了三国名人阮籍的事迹,嘲讽为“贤人”。
马希声不知道怎么吃,但据史料记载,他在位期间每天至少吃50只鸡。这一“辉煌”壮举足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吃鸡的人。
马希声,南楚奇葩国君,一天要吃50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