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历史相当混乱。你唱歌后,我出现了。朝代和皇帝变化频繁,让人记不清了。就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五代十国中的一位皇帝非常出名,但不幸的是,他不是一个好名声,而是一个坏名声和耻辱。他向契丹君主自称“儿子皇帝”、后晋开国皇帝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
[img]285784[/img]
石敬堂后晋高祖
石敬堂出生在太原。他从小就不喜欢说话。他喜欢看军事、书法和战争策略。长大后,他投身晋王李克义子李思远的军队。他勇敢而有计划。他赢得了李思远的信任和重视。他把女儿嫁给了他,让他领导他最精锐的骑兵“左射军”。有一次,唐庄宗李带领军队与后梁将军刘寻作战。在李的阵势摆好之前,刘寻发动了进攻。形势危急。石敬堂立即带领几名亲军进入敌阵,左右冲突,不可战胜,遏制了敌人的进攻,掩护了李安全撤退。事后李对他大加赞赏,石敬堂也因此战名远扬。
石敬堂不仅战斗勇敢,而且视野开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更加准确。公元
926年,被命令镇压魏州兵变的李思远主要被部下劫持。就在他犹豫不决、想回首都向皇帝解释的时候,石敬堂一针见血地说,自古以来,他从未见过军事叛乱,领导教练也没有责任。他怎么能说清楚呢!一句话唤醒了局中人,李嗣源果断地决定攻占汴州,谋求自立。石敬堂自告奋勇率领300骑兵打头阵,为李嗣源登基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思远去世后,石敬堂受到继任皇帝闵皇帝李从厚的怀疑,将他与手持重兵的凤翔节让李从可调任,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实力。李从可拒绝接受命令,率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入洛阳。在几十名亲卫的保护下,闵皇帝李从厚匆匆逃离。没想到,他在路上遇到了石敬堂,他回到北京接受调动。心计深刻的石敬堂略作思考,以闵帝随从叛变之心为借口,将他们全部杀死,将闵帝李从厚一个人留在卫州驿站看管,然后一路飞奔到北京,将消息告诉李从可。继位后,李从可立即派人到卫州将李从厚吊杀,石敬堂借刀杀人的策略成功实施。
李从克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石敬堂的邪恶意图。登基后,他根本不信任石敬堂,而是把他当作最大的威胁。参加完李思远的葬礼后,李从克找借口把石敬堂留在首都洛阳,不让他回河东。他还把妹妹魏国公主嫁给了他,借此机会监视石敬堂。
为了打破困境,回到河东,石敬堂为妻子魏国公主找到了一位英俊的情人,戴着绿帽子,“感动”了魏国公主成为自己的人。他还经常秘密服用泻药。有一次,他晕倒在法庭上,大便和尿液横流。魏国公主趁机请曹太后帮石敬堂向李从可求情。李从可看到石敬堂的肤色又黑又瘦,觉得他活不了多久。他一善良,就把他放回了河东。
河东一回,河东节让石敬堂如蛟龙入海无比无忧无虑,身体迅速恢复。他以抵抗契丹军的名义,不断向朝廷索要兵器、粮食和工资,积累力量。为了测试朝廷对自己的真实态度,石敬堂写信要求外调到其他地方任节度使。李从可毫无保留,立即同意,并敦促他尽快上任。这显然是不信任。石敬堂认为李从科迟早会伤害自己。首先,他假装生病,不离开。然后他写了一本书,说李从科是个养子。他不应该继承王位,而应该让位给李思远的亲生儿子李从益。李从可怒不可遏,下令罢免石敬堂的所有官职,然后派大军攻打太原。
石敬堂此时实力不足。看到军队的压力,他惊慌失措地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在400年内伤害了中原: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助,并向他承诺,契丹帮助他夺取唐朝后,他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每年向契丹贡献财产,并声称自己是儿国。耶律德光一看到这么好的条件,两只眼睛闪闪发光,立即答应,立即派出5万军队南下支援石敬堂。在契丹铁骑的帮助下,石敬堂如愿夺取后唐江山,建立了后晋政权,史称后晋高祖,后唐末皇帝李从可自焚而亡。
[img]285785[/img]
石敬堂向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
石敬堂称帝后,非常守信用,承诺条款一一兑现。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原北部的一道屏障,从此被契丹占领。中原完全暴露在外国铁蹄下,持续了400多年。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才恢复。从那时起,石敬堂也背负着汉奸的永恒诅咒。而且他的儿皇帝比父皇耶律德光大11岁,一个个叫乞怜,真的很可耻。
儿童皇帝不容易成为。石敬堂在位六年,对契丹只有诺诺,如履薄冰,背负着恶名。他很沮丧,很沮丧。他在51岁时死于屈辱。他有六个儿子,五个已经死了。只有小儿子石重瑞活着,但“爷爷”耶律德光看不起他。最后,石敬堂的侄子和养子石被选为“大眼睛”,他被称为后晋皇帝。
石重贵的能力一般,但他很有骨气。他立即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称孙不称臣”,想省下每年进贡的财产。耶律德光是一代英雄,长期以来一直想赢得中原。这一次,他以“教孙子”的名义出名,三次南下入侵中原。前两次依靠中原军民的英勇战斗,契丹的进攻被打退,石重贵为此骄傲放松,废除了政府军事。但契丹军队第三次入侵,后晋军队一败涂地,杜重威、张彦泽两位将军投敌引寇,攻入汴梁,包围皇宫。
[img]285786[/img]
南下契丹大军
公元947年1月,石重贵自焚失败,走投无路,只好束手投降,后晋灭亡。耶律德光废除了他的皇位,降为负义侯,把他的家人搬到了偏僻荒凉的黄龙府。石重贵一家北行时,饥寒交迫,时时被押解士兵羞辱。在辽国生活的日子里,石重贵的妻女被契丹人强行带走,他悲愤不已,但也无能为力。公元964年,石重贵在屈辱中去世。他晚年的遭遇与160多年后北宋“靖康之耻”中的宋徽宗、宋钦宗非常相似,简直就是屈辱历史的预演!
自称儿皇帝的石敬堂,最后,契丹铁骑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