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丘处机。
史书曾将蒙古军队的招募和丘处机“刀下救人”概括为“一言止杀”。“一言止杀”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统治者对人性化统治有了一定的进步认识,有助于恢复中原经济,缓解一些民族矛盾。客观上,它为元朝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无论有多少军队和马匹,这些内在的“软作用”都无法实现。
[img]285427[/img]
丘处机19岁入山学道,拜师王重阳,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曾在北京白云观传道,在镇平县创造太极观,到内乡县石堂山普济宫修行(丘处机修真洞依然存在)。他光大了全真教,是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不仅是一条高道,更是一位情操高雅、经济丰富、熟悉古今的有志之士。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被描述为一个英雄奔放、武功高强的道士,这也让他更为公众所知。
宗教往往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也是人们寻求精神依赖时产生的。当时北方的大片土地沦为金人之手,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也很艰难。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种社会环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找精神避难所。丘处机继承了他师傅王重阳创造的全真教的宗旨,成为了一代宗师。丘处机作为全真教领袖,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人们也把全真道视为自己的救星。就连山东杨安儿、耿格的起义,政府官员也要请他出面止乱。
成吉思汗的突然崛起打破了各方的实力模式。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实施了他的统一计划。俗话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成吉思汗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决定选择有才华的人来治天下。得知丘处机博古通今,他才能超群,于是想招其为国师,帮助自己安国治天下。成吉思汗两次遣使召见丘处机,但丘处机隐居山林,深入简出,避而不见。
[img]285428[/img]
成吉思汗求贤若渴,拒绝放弃。1219年,近侍臣刘仲禄备第三次被派往轻骑素车,并携手诏书请丘处机出山,演绎了三国以来又一位皇帝虔诚敬拜、礼贤下士的故事。成吉思汗千里三派朝臣请丘处机出山,丘处机终于被成吉思汗的诚意所感动。公元1220年,他审时度势,决定西行拜见成吉思汗。这时,成吉思汗正忙于对花刺子模的战斗。对丘处机来说,在成吉思汗真诚感动的背后,一定有他自己的考虑。在这次西行中,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影响成吉思汗“罢干戈致太平”,劝说成吉思汗早日回军。
历史上成吉思汗三请丘处机是什么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