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德宗李适,估计很少有人知道,但如果说他的父亲和母亲,很多人一定知道,一部《大唐荣耀》广泛传播了广平王李珠(唐代宗李玉)和沈珍珠的爱情故事。
李适是李楚和沈出生的长子,后来继承了唐德宗。这位德宗皇帝的经历有点像他的前祖父李隆基。他早年辉煌,晚年懦弱。早年,他成为兵马元帅,依靠郭子怡、李光比等著名将军来平息安史之乱。当了皇帝后,他在早期阶段也尽了最大努力,使唐朝呈现出一种中兴通讯的气象。
[img]285380[/img]
唐德宗李适
然而,面对安史之乱后朝政的弊端,德宗李适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根除。经过一些挫折,他的意志逐渐消沉。他不仅没有信心,而且颠覆了自己的统治观念,犯了两个大错误,埋葬了唐朝后世的灾难。
[img]285381[/img]
安史之乱漫天兵火
一是藩镇割据问题。继位后,李适坚持“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念,强烈打压藩镇势力,甚至不惜使用武力。但在武力削藩的过程中,由于中央力量不足,只能依靠藩镇打藩镇,导致“按葫芦起瓢”。叛乱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四王二帝”和“泾师之变”的悲惨灾难。当地势力中有四人称王,两人称帝。朝廷调来平叛的泾原兵马在经过长安时发生了轩然大波,李适仓促逃离长安,削藩之战被迫终止。
受此打击,李适精力充沛,没有勇气再积蓄力量,荡平藩镇势力。他甚至下了“罪己诏”,公开承担了世界大乱的责任,并表示今后对叛乱的藩镇“一切如初”。最后,通过一些安抚和分化的手段,叛乱终于平息了,但却失去了削藩的机会,使藩镇分裂的弊端难以回归,最终成为后世亡国之患。
另一个是对待宦官。李适继位之初,小心防范宦官势力,坚决打击他们的贿赂、勒索、勒索行为。他应该打什么,应该杀什么,改变了父亲当政时纵容宦官的弊端。然而,在经历了“泾师之变”之后,李适逐渐改变了对宦官的态度。原因是在关键时刻,只有100多名宦官守护着他,他平日信任的禁军将领是不可靠的。受此刺激,李适开始让心腹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等人担任禁军监军,开启了宦官统领禁军的先例。并将这一做法推广开来,派遣身边的宦官作为各地藩镇的监军。
这样,“刀把子”就掌握在宦官集团手中,宦官集团成为左右朝政的重要力量。在李适未来的唐朝皇帝中,他的儿子顺宗、孙子宪宗、后来的尊宗和文宗都被宦官胁迫甚至杀害。宦官专权乱政成为晚唐政治黑暗的突出表现。这种情况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德宗李适。
[img]285382[/img]
宋氏五姐妹被唐德宗李适纳入后宫
随着“武治”的失败,李适晚年倡导文治,想发动新的文化运动,创新文化,创新政治,恢复唐朝的繁荣。他所做的最著名的事情是把宋的五个姐妹放在后宫里。这五个姐妹是作家宋廷芬的女儿。她们都很漂亮,很有诗意。进入宫殿后,李适被称为“学士”。与李适一起唱歌也解决了李适政治挫折的抑郁。
作为吴兴才女沈氏(沈珍珠原型)的儿子,李适在文学上仍然很有造诣。他的15部作品被收录在《全唐诗》中,在唐朝21位皇帝中排名第一@ 仅次于唐太宗、唐玄宗,也可称为才子皇帝。
刚继位的李适励精图治,是什么打击让他晚年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