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重组的内容是什么?王莽利用外戚力量于公元8年登上皇帝宝座。根据“更受命”的原则,他改名为“新”。为了缓解当时非常尖锐的阶级矛盾,他在第二年下令进行大规模改革,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托古重组”。
1、实行王田私属制
。王莽意识到土地和奴隶问题是主要的社会问题,甚至在公元9年根据《周礼》记载的井田制度实施王田私属制度,更名天下田为“王田”,不得买卖;男丁8口以下家庭占地一井(900亩)以上的,分余田给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一夫一妻受田100亩)。奴隶改名为“私属”,不得买卖,违规者治罪。
[img]284961[/img]
2、实行五均、信贷、六管
。所谓五官,就是在洛阳、邯郸、临淄、万、长安、中国五大城市成立五官,负责管理市场价格,收取工商税。每季度中月,五官写出各种商品的标准价格,称为“市平”。当价格高于“市平”时,库存材料以平价出售;当价格低于“市平”时,人们可以自由买卖。各县还设有司市,职掌与五官相同。
信用贷款由政府办理。规定贫民遇到丧葬、祭祀等事项,可以向政府申请无息贷款。如果他们想经营工商业,没有资金,他们也可以向政府贷款,年利息是什么。五都贷款,加上盐、铁、酒、铸钱、山泽税的政府垄断,被称为“六管”。
3、改革币制
。执政期间,王莽对货币进行了频繁改革。公元7年,下令铸大钱、契刀、错刀,与原来的五铢钱“四品并行”。八年废刀币和五铢钱,另铸小钱,与原来的大钱一起使用。在过去的九年里,宝藏系统实施了28种货币。由于货币种类太多,转换困难,流通不便,仅一年就被废除,只留下一小笔钱,大钱52种继续使用。公元14年,王莽又浪费了大小钱,又做了布料和货泉,两者并行。但这两种货币的比例是非常不合理的。@ 王莽反复改变货币制度,导致大量农民破产,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4、改变官名、地名。
为了与周礼的官制相结合,王莽在中央设立了四辅、三公、四将和十一公。三公设有九卿、二十七医生、八十一元士,并设有六监。地方官制、官名、县名、行政区划多次变更。
[img]284962[/img]
王莽重组是地主阶级在严重危机下的自救运动。他试图通过重组来限制土地合并和农民奴隶化的发展,调整封建关系,缓解当时激化的阶级矛盾,巩固新的鲁莽政权。
然而,由于重组触及了地主、贵族和商人的利益,他们强烈反对,王莽未能坚持到底,中途放弃了改革;同时,由于王莽就业不当,贪官利用重组“渔民”,导致“农村商业失业,食品浪费”;此外,重组措施本身存在许多问题,造成了政治经济秩序的混乱,破坏了与周边各族的友好关系,增加了国内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已经存在的社会矛盾。酝酿已久的全国性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为什么王莽要重组?重组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