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杨业的死与潘美有关吗?

今日为大家准备了潘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潘美(潘仁美)在《杨家将》的演义小说中被塑造为奸臣,说他杀死了忠臣良将杨业(杨继业)。

然而,官方历史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潘美平。事实上,是王导致了杨业的俘虏和死亡。当王担任监军时,他不听杨业的防御,不懂军事指挥。最初的好局面急剧恶化,最终导致杨业被俘并绝食而死。

那么,潘美和杨业的死有关吗?当然有关系,关系也不小。

[img]283142[/img]

公元986年,宋太宗命潘美、杨业为副司令,率军出雁门攻辽。由于东路主力连败,宋太宗见合围幽州的意图无法实现。此外,辽国还乘胜进攻,命令潘美、杨业与云州、应州等四州人民内迁。

此时,辽军攻占了环州。杨业从大局出发,认为现在要避敌,分兵引领辽军主力,然后在朔州设伏,措手不及,确保四州人民安全疏散。

这句话一出来,立刻引起了监军王淑的强烈反对。他觉得这个时候要在雁门迎敌,打掉辽军的锐意。这个建议得到了很多将军的支持,但是杨业对这个地区很熟悉。他认为这是一条死路一条,攻不下来,守不住,所以他和王淑一起站了起来。

王淑生气了,对杨业说:“你不是百战无敌吗?你现在怎么退缩?你害怕吗?还有别的想法?”杨业怒不可遏,说:“皇帝对我很好。我一直在报恩杀敌。你怎么能这么侮辱我?”

[img]283143[/img]

这时,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潘美身上。毕竟他是教练,这个时候他的态度很重要。但谁知道,潘美沉默了,没有表态,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意见。众所周知,潘美既不想得罪监军王淑,也不想失败,但没有好办法。

这时,王淑大声说:“既然教练对我的安排没有意见,那就这样做吧!”就这样,王淑的意见成了主导地位,杨叶不得不实施。可以说,正是潘美的沉默为宋军的大败埋下了祸根。

杨业知道面对敌人无疑会失败,但计划已经确定,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损失。第二天,杨业特别找到了潘美,说:“这次行动将被打败,但我将努力吸引辽军追击,希望教练能在陈家谷安排所有的弩,我带人回来,有可能赢。”潘美认为杨业说的很合理,所以她安排人员在陈家谷口伏击。

杨业的预期是正确的。辽兵已经设置了一个包围圈,等待宋兵钻进去。这时,杨业已经下定决心要死,硬着头皮进入包围圈与敌人作战。半天后,他带着只有几百人被杀,跑到事先约定的陈家谷口。

在这里,潘美带着人们在谷口设伏,但她等了很长时间,没有等杨业等人,杨业也没有派人报告战争情况。这时,王淑跳了出来,对潘美说:“我说我根本不需要在这里设伏。据估计,杨业现在已经打败了辽军。”因此,王淑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认为杨业打败了辽军,辽军必须撤退到东北方向,然后追逐辽军。

潘美没有得到杨业的消息,看到王淑走了,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于是,他也同意撤军。

不久之后,杨业带着人回来了,但到了谷口,没有预先设定的伏击,杨业仰天长叹:“天灭我也!”@ 杨业被辽军射落马下俘虏,死于绝食三天。

想象一下,如果潘美能坚信杨业的战前建议,坚持在这里伏击,杨业肯定不会死。但他犹豫不决,没有独立意见,被王淑牵着鼻子走,最终导致了巨大的失败,杨业也被俘并死亡。

宋太宗听说杨业牺牲后,悲痛欲绝,追求他为太尉,将盲目指挥的王淑流放金州,将潘美降三级。潘美也很沮丧,几年后就去世了。

看来,潘美的犹豫,不仅伤害了杨业,最后也伤害了自己。


揭秘:杨业的死与潘美有关吗?揭秘:杨业的死与潘美有关吗?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