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和雍正的关系如何?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文章。
胤祥是雍正朝真正掌握实权、忠于做实事的少数臣子中最突出的一位。特别是在康熙晚年的“夺权之争”中,没有其他成年王子站在胤祯的队伍中。只有胤祥坚定地支持胤祯,这为雍正平步青云奠定了基础。
胤祥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康熙47年第一次废太子前,共23年;从“一废太子”到康熙去世,共14年;雍正上位到胤祥去世的最后八年。
前23年,胤祥在康熙面前受宠;中间的十四年是它的低谷;雍正朝的八年是胤祥的辉煌时刻。他一生的命运和轨迹呈现出“U“字形,中间低,两端高。中间的低谷与后期的高光有很大关系。
[img]281339[/img]
胤祥14岁时,母亲的去世将对他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使他更加珍惜父亲的爱。“圣祖过去了,寻找履迹,在地上嗅着,他的心是如此。”康熙也被它感动了。康熙把胤祥交给德妃抚养,也就是胤祯的母亲,无形中拉进了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历史书记载:“康熙三十七年,从上到下。我很幸运,经常去。”
也就是说,从康熙三十七年开始,胤祥和康熙一起去盛京祭祖陵墓,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废王子十年,康熙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胤祥一起去。这说明康熙和胤祥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康熙四十五年去避暑胜地,四十六年去江南,四十七年去巡塞,连续三次没有带胤祯。
康熙四十三年前后,黄八子尹琪的老师何焯在给家人的信中也提到,尹翔受到康熙的重视,前景光明。不到二十岁的尹翔受到康熙的赏识,连朝廷的汉族文人都知道。但是康熙第一次废王子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当时,几乎所有的成年王子都参与了“废王子事件”。康熙给了尹祥一句批评:“尹祥是一个不勤奋、忠诚、孝顺的人。”这相当于阻止了尹祥在康熙时期的职业生涯。多年后,雍正提到了这一点:“怡亲王因为第二个兄弟的无辜参与,冒犯了皇帝的考试,然后学会了原谅。”
胤祥到底做了什么,无辜牵连,甚至得罪康熙?
[img]281340[/img]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大哥因恶镇胤仁谋王位而被囚禁。这件事是三哥向康熙揭发的,但三哥没有揭发胤祥。有历史研究学者的考证,雍正所说的“二哥之事”牵连,应该是大哥牵连。很有可能是大哥供出的,噩镇的神棍是十三哥介绍给他的,得罪康熙,被囚禁。在这件事上,胤蚣也是参与者,但胤祥故意知道而不报告他的兄弟情谊,并对康熙隐瞒。只有这样,康熙才会责骂他“不忠诚、不孝顺”。
无论囚禁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胤祥都为胤琏背负了“黑锅”。这个“黑锅”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胤祥为什么愿意背“黑锅”?
兄弟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义重,胤祥不忍心把胤祯拉进水里。胤祥曾经写过一首诗来表达他的兄弟情谊:“吉色来西爽,云见远峰。翠雨重,青爱晚烟浓。宜兴登山屐,清音隔寺钟——西山”
西山是首都许多寺庙的所在地。这首诗直接指出了他年轻时和四哥一起参观寺庙和登山的场景。
即使在胤祥落难的时候,兄弟俩还是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胤胤过生日的时候,胤祥会亲自为他写诗,留下的作品有《祝兄弟雍亲王寿》、《奉和哥雍亲王山居偶成元韵》等。
直到康熙临终,整整14年,胤祥都妥协了,没有得到任何奖励。雍正上位,立即重用被囚禁的胤祥,任命他为中理事务大臣,封为怡亲王,从而开启了胤祥的黄金八年。
当时,户部亏空,雍正成立了会考府,命胤祥全权负责,同时管理户部。经过胤祥的苦心经营,国库也逐渐充满。
[img]281341[/img]
雍正发号施令时,胤祥经常被用作传旨的亲王。能传达旨意的人,在朝廷中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是参与高级政务的表现,说明皇帝对他的信任远远超过他人。雍正不仅让胤祥传旨,还特别通知了一些大臣。如果有些事情不方便直接告诉皇帝,他可以先向胤祥汇报,然后由胤祥向皇帝汇报。也就是说,雍正让胤祥充当他的代言人,与臣子沟通。如果把这种行为换成别人,就会成为朋党或者弄权,但胤祥是一个忠诚的国家。
在就业方面,雍正也采纳了胤祥的许多建议。例如,没有胤祥的推荐,李卫就无法成为栋梁。还有胤礼。雍正最初惩罚他保卫皇陵。多亏了胤祥在雍正面前的大力推荐,他说自己“心地善良,忠于君主,亲近懂得正义的人”,成为雍正的得力助手。
除了做生意,胤祥还帮雍正做了很多私事。比如雍正喜欢鼻烟壶和高档瓷器,对质量要求很高。这些东西由胤祥亲自监督;胤祥参与了雍正炼丹和选择皇陵的任务。
胤祥在公事和私事上都为雍正尽了最大的努力,雍正也给了他很多奖励。雍正三年来,雍正从优议叙,给了他亲王双薪。胤祥病重后,胤祯派御医亲自探望。史书记载:“怡亲王后来病了,请假了。八年五月初三,他去了昌运宫。上亲四问他的病。两次死亡。葬水东村,设守墓官兵。创庙京师,诏天下立王祠年祭。”
当皇后和年妃病重时,雍正也是如此。由此可见,雍正真的很关心胤祥。胤祥去世后,雍正命令他的第七个儿子洪晓继承亲王爵,以表彰贤王,让他享受太庙。@ 还加封胤祥第四子弘娇为君王。
乾隆时期,为纪念十三叔忠体国,乾隆特别允许怡亲王爵位代代相传。因此,也造就了胤祥的铁帽。
[img]281342[/img]
虽然胤祥生前尽力保护四爷江山,享受荣华富贵,但下一代却有波折。1739年,皇家发生了一起行刺乾隆的案件,主谋是弘公,参与者包括胤祥的长子弘昌和四子弘公。
一般来说,尹祥的后代大多已经成为一个闲散的家庭,并没有触及他太多的光芒。几代亲王命运多舛,比如怡亲王载垣,就被慈禧带走了。怡亲王的铁帽在清末基本上失去了体重。
秋媚说:胤祥与雍正的兄弟情,皇室少有;作为君臣,胤祥至忠至诚,雍正充分信任,这是君臣知遇的榜样。
胤祥是谁?他和雍正的关系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