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的故事。
韩琦在历史上的评价相当积极。在宋史上,他说:“相三朝,立二帝,功勋大。”后世很多名家也对韩琦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他在国家做出了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三朝贤相。那么韩琦真的名副其实吗?夜读史书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img]281032[/img]
韩琦年轻时成名,32岁时被派往西北主持北宋对西夏的战争,这说明宋仁宗对他的重视。然而,韩琦并没有表现出与名望相匹配的能力。在“宋夏战争”的关键战役中,韩琦在决策上犯了重大错误,导致宋军大败,1万多名宋军士兵死于战场。事后,韩琦将战败的“黑锅”全部扣在战死将领福头上,指责他轻敌冒进,没有按照自己制定的既定路线行事。因为任福死没有对证,所以没有人能说出谁的错。
韩琦的军事才能平平,但是对武将的脾气却很大。著名的狄青手下有一个叫焦用的部将犯了点什么事落到韩琦手里,韩琦二话没说就下令将焦用斩首。狄青卑躬屈膝地对韩琦说:“焦用是个好人,请大人从轻发落。韩琦冷冷地笑着说:“东华门外以状元之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言下之意是,你们这些武夫算什么,也敢在我面前自称好男儿?最后,韩琦不顾狄青的苦苦恳求,将焦用斩首示众。
宋仁宗时期,韩琦的个人政治能力应该比较突出,但很难说他对国计民生的突出贡献。宋仁宗中期实施的“庆历新政”主要执行人是范仲淹和富碧,韩琦只是众多支持者之一。
事实上,宋仁宗晚年确实决定了韩琦的历史地位。由于仁宗没有自己的孩子,皇储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当时的总理韩琦向皇帝提出“皇帝的继承人,世界的安全。自过去的灾难以来,所有的政策都没有提前决定”。在韩琦领导的大臣们的压力下,宋仁宗不得不同意设立养子赵宗实(仁宗表弟濮王赵云让儿子)为储君,并给赵曙起名。
[img]281033[/img]
宋仁宗死后,赵曙为宋英宗继承王位。作为定策的第一功臣,韩琦深受英宗的信赖。
宋英宗即位后,表现出各种荒谬的行为,如以身体生病为由拒绝参加宋仁宗的葬礼,对养母曹太后说话不逊等。曹太后对此非常生气,但韩琦威胁曹太后说:“如果官家失去了控制,太后也不稳定。(如果官家出了什么事,太后你的地位也会不稳定。)韩琦一向以谦虚君子为荣,在仁宗死后尸骨未寒时,开始露出凶狠的獠牙,不得不让人感叹世态炎凉。然而,对宋英宗来说,韩琦是忠君的楷模,英宗及其子孙对韩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宋神宗(宋英宗之子)即位后,宋朝多年来积累的各种缺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为了振兴国家,宋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并开始实施“王安石变法”。然而,这种变化受到了许多学者和医生的抵制,因为它涉及到权贵阶层的利益。
王安石颁布“青苗法”后不久,韩琦向宋神宗皇帝呈现了一章,强烈谴责变法劳民伤财,影响民生。宋神宗对外界了解不多,认为韩琦的话是真的,他由衷地感叹道:“琦真忠臣!虽然在外面,不要忘记王室。我始谓能利民,今乃害民如此!然而,经过调查,宋神宗才知道底层人民非常支持青苗法。“王安石变法”才能继续实施。
那为什么韩琦要抵制变法呢?说白了,还是利益造成的。“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济贫兼并。一般来说,牺牲权贵阶层的部分利益,让底层人民得到更多的利益。韩琦家世代为官,到了他这一代人的巅峰,各种明里暗里的收入数不胜数,他在家乡的田庄更大到看不见边际。“王安石变法”要从韩琦这样的权贵阶层手中“虎口夺食”,所以作为权贵的代表人物,韩琦自然挺身而出为自己的利益代言。
最可笑的是,20多岁的韩琦曾公开谴责朝廷宰执大臣擅弄权力。结果,几十年后,韩琦成了他曾经最讨厌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这样。
历史上三朝贤相韩琦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