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金庸的《天龙八部》时,我们对从未忘记光复大燕的慕容复印象深刻。南慕容北乔峰最终变成了疯子,不得不感到遗憾。
慕容家的参合指和居住的参合庄,大概来自后燕战败的参合陂。后燕慕容宝在参合陂被北魏拓跋贵打败,这也是后燕从繁荣到衰落的标志。
姑苏慕容家以此为名,大概是不想忘记曾经的“耻辱”吧。所以慕容复大概是后燕慕容垂的后人吧。
慕容到底在十六国建造了什么样的国家,以至于700多年过去了,依然让人念念不忘。
但这一次,我们来谈谈十六国慕容氏慕容恪。
慕容恪出自《资治通鉴》,被称为“古遗爱”:王猛闻之,叹了口气:“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谓古遗爱!”
近年来,对十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一是抬高冉闵,贬低慕容恪。冉闵被塑造成拯救北方汉人的大英雄。似乎没有冉闵,北方汉人早已灭亡。
(但别忘了冉闵和石勒、石虎一起杀了很多晋朝人,晋朝名将毛宝被冉闵杀了。)
与此同时,前燕慕容恪作为“敌人”,自然成了大家喊打的“胡人”将领。
[img]279012[/img]
随着时间的推移,冉闵的地位逐渐下降(更多的人相信历史,而不是网络文学)。毕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你无法创造“事实”。
然后,不知道是不是补偿心理的作用。曾经被踩在脚下的慕容恪,翻身成为十六国第一名将领,甚至被提升到和诸葛武侯一样的地位。
慕容恪何德能与武侯相提并论?
慕容恪若说军事成就确实不低。
公元338年,赵石虎攻打前燕,久违后决定撤退。然而,就在石虎撤退的石虎,17岁的慕容恪率领2000名骑兵,袭击后,赵军杀死了石虎。最后,慕容恪斩首了3万多人。
(这也是冉闵一军独活的那场战争。“赵诸军都弃甲逃亡,只有游击将军石闵一军独有”)
同年12月,赵将军马秋攻击鲜卑段部,段部向前燕求助。慕容恪率领7000名骑兵在密云山三藏口大败后,赵军十分之六七被歼灭。
这只是慕容恪的初战,战绩颇丰。更不用说后面的攻高句丽、扶余、拔洛阳等战了。
慕容恪的巅峰时期是让前燕与前秦东西对峙。
但说到成就,慕容恪就比不上石勒了。
石勒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在北方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伟大事业。慕容恪经历了慕容、慕容、慕容三代人的努力,加上慕容恪本人,只是对抗前秦。
慕容恪五胡第一名将军有点名不副实。
[img]279013[/img]
那慕容恪为什么比石勒更出名呢?这就是他们两个战斗的对象不同。
石勒主要与西晋作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汉胡”的区别。所谓敌人的英雄,我的敌人,石勒是胡人的英雄,自然是我汉人的敌人。
那么石勒“好”的名声自然不会在汉人中传播。
但是慕容恪的前燕就不一样了。自慕容惠以来,他们一直以晋朝的名义行事。在慕容惠被称为燕王之前,他们都是晋朝的臣子,自然是自己人。
此外,前燕的作战对象是鲜卑、后赵羯族、高句丽、扶余等异族,对汉族作战影响较大的是扑灭冉魏势力。
这就是为什么慕容燕在冉闵被吹捧时被骂得最惨的原因。
至于现在有人把慕容恪和诸葛武侯相提并论。让我们从一点开始。
诸葛亮在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宰相时,是如何管理蜀汉政权的?“刑法迫在眉睫,刻剥百姓”。这也是网上黑诸葛的原因之一。
所谓刻剥百姓,有些言过其实,但打击豪强是诸葛武侯的目的。法正劝诸葛亮宽容。诸葛亮是怎么解释的?
刘璋为人“宽和”,不愿整顿豪族家庭,使“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民,专权自放”。
这就是所谓“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典型。
据说刘章“不作为”。不是他不想不作为,而是他的能力有限,受到家庭的限制。荆州刘彪也是如此。虽然他是一个州的主人,但他不能完全做出决定。
诸葛亮只是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从打击豪强开始。
所谓严厉的刑法,最受约束的是富裕家庭,而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又有多少人会违法玩呢?
只有当豪门习惯享受特权时,法律才会被忽视,法律才会成为摆设。蜀汉要想提升整体实力,就必须整顿法律。
蜀汉以一州之地,多次北伐,靠什么?依靠政令一致,严格执行法律。这也是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
但是慕容恪当权的时候呢?纵容豪强,或者对豪门不作为。慕容恪死后仅三年,前燕就分崩离析了。是人才的枯萎吗?还是前燕的内斗让慕容垂西奔?
所有这些原因都有,但根本原因是前燕没有形成完整的政治制度。前燕的巅峰取决于慕容家族的个人“能力”,而不是组织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偏安一角的东晋能持续100多年?在此期间,王敦、苏军、桓温等人的内乱并没有导致东晋的灭亡。除了时不时的人才,东晋还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延续政权。如果只靠个人能力,十六国建立的许多燕国都是前车之鉴。
不断复国,不断消亡。直到没有人才,我们才能承担这个负担。
慕容恪,他总是靠自己的能力,带着前燕前进,虽然军事能力很强,战无不胜。
但政治上没有行动,政治是政权的基础:军事行动都是为政治服务,而不是反过来。
为什么蒙古帝国昙花一现,这就是原因。
慕容恪临死推荐的慕容垂,也是军事能力拔尖,但政治上也是个庸才。
慕容恪带领前燕走上巅峰,结果一死,前燕灭亡。
慕容垂重建后燕,结果一死,后燕灭亡。
诸葛亮建立了一套蜀汉制度,即使你说诸葛武侯“军国主义”,也掏空了蜀汉的基础。武侯死后,蜀汉仍坚持了20年。
仅凭这一点,慕容恪就远远落后于诸葛亮。
如果说慕容氏之所以出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性格非常“善良”。
慕容恪一直以臣子为己,从不欺负侄子,更不愿意走篡位之路。
慕容垂不愿利用傅坚的危险,让傅坚稳稳地回到关中。
难怪慕容氏有这么多粉丝,而不是别人的“大杀特杀”。
慕容恪:十六国第一将,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