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石敬堂是谁?他背负的骂名从何而来?

让我们来看看石敬堂的文章。

后晋高祖石敬堂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一般来说,石敬堂为了当皇帝,主动认契丹人为父,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他是一个没有自尊的奴隶,为荣耀而割地。

石敬堂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他幽云十六州的问题,被称为“儿皇帝”,背负着近千年的骂名。

如何评价石敬堂涉及到许多基本的历史问题。后人对石敬堂的评价一直存在重大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后晋和契丹的地位差异,后晋和契丹的地位是否一开始就平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

[img]277840[/img]

第二个方面是幽云十六州的实际所有权,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差异,让中国人担心当时1000多年的十六州是否完全属于石敬。

第三个方面是石敬堂行为的评价标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被忽视但也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从节义道德的角度来评价他,还是从历史政治的角度来评价他。

自魏晋胡人乱华以来,中原人“夷夏之别”的民族观念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衣冠南渡”后的华夏士子对胡人政权相当敏感。

即使胡汉交融后,以中原为正统的儒生仍然不愿意正视胡人的存在,仍然贬低他们为蛮夷。

自赵匡胤成立以来,宋朝一直无法摆脱胡人的控制。强大的辽国一直占据着北方,新疆西部的党逐渐崛起。胡人的政权使宋朝人民不得不面对几次和平的现实,他们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魏晋以前的秦汉时期,甚至在中国胡汉交融的顶峰时期,中国人普遍奔放外向,对胡人的存在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魏晋时期的动荡是中国人思考胡汉差异的源泉。到了宋代,这种差异达到了顶峰,“民族英雄”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宋朝以后,魏晋时期的著名将领祖銮等人与岳飞一起被列为民族英雄,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第一次发生。

[img]277841[/img]

而评价石敬堂的,恰恰是五代后的宋人,这是偏差的来源。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分别由薛居正和欧阳修编纂,在石敬的出身问题上存在很大差异。

这两本史书都叫石敬堂沙陀人,但宋代的欧阳修嘲讽石敬堂“不知道它的姓氏之初”。石敬堂的父亲叫标准鸡,这是胡人的名字。

薛居正直接表明,石敬堂是卫国大夫石后在太原长大的沙陀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肯定宋人写的五代十国史有多少主观色彩,可靠性不如宋后的《辽史》。

《辽史》明确表示,后晋是契丹人建立的,石敬堂本身就是契丹人支持的。

后梁时期,石敬堂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他内心深处不同意李从克,李从克也不信任他。

公元936年,李从克率先攻打石敬堂。石敬堂向契丹求助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个过程相当于吴三桂和李自成之间的斗争,而契丹则扮演着清军的角色。

在石敬堂成为后晋皇帝之前,契丹部队解开了石敬堂的太原之围,耶律德光“牵手抚慰之,约为父子”。

直到一个月后攻下晋安,耶律德光才封石敬堂为晋王。再过一个月,石敬堂就被封为“大晋皇帝”。很明显,后晋本身就是契丹建立的藩属国,所以石敬堂称臣没有错。

契丹支持石敬堂这样的附属国有自己的考虑。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契丹人无法适应南方的气候,所以他让石敬堂代为管辖。

传说耶律德光梦见观音菩萨示意立石敬堂为“中国皇帝”,自然只是一个牵强的借口。

[img]277842[/img]

契丹人认为,经过几次战争和民生萧条,契丹人直接管理中原可能会引起抵抗。因此,他支持石敬堂间接管辖中原。他只需要接受石敬堂给他的赋予。

石敬堂除了称臣之外,在幽云十六州的问题上也被后人误解了。其实石敬堂只是用一招借花献佛。在幽云十六州,只有河东在他的控制之下,其他的都属于各个节度的使者。

而且燕州不在十六州之内,所以只能成为幽云十六州而不是燕云十六州。

《辽史》中记载的石敬堂献出16个州的始末与流传版本不同。事实上,他一开始只提议归还两三个州。契丹政权不接受这些州。史料中使用的词是“归”,今年后晋建立了。

一年后,石敬堂提议将幽、蓟、颍、莫、涿、涿、檀、顺、桂、儒、新、武、云、应、朔、环、蔚十六州的“作为贺礼”献给契丹人。

这只是附属国取悦宗主国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石敬堂为了要求契丹出兵而率先列出的条件。

从人格尊严的角度来看,石敬堂对契丹人的臣服是极其不合适的,但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允许石敬堂有任何尊严。

石敬堂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存在,与契丹政权有很大的不同。只有这样,他才能拯救自己。

石敬堂虽然不想长期屈服于契丹人,但此时他只能以隐忍的方式换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另一方面,石敬堂死后晋立即被契丹征服的原因是石敬堂的继任者不再承认与契丹的臣属关系,过早暴露了自己的锋芒。

事实上,这种关系在五代、十国和宋朝都很常见。为了抵抗后周,后汉也成为辽国的附属国,宋真宗的禅源联盟打了一个边缘球,“以太后为叔母”,否则宋真宗无法逃脱“儿童皇帝”的诅咒。

[img]277843[/img]

宋代及以后的历史学家完全站在契丹的对立面,看待石敬堂与契丹的关系。他们不愿意承认契丹的实力,故意回避后晋是契丹国家的问题。

幽云十六州的实际控制人不清楚,是一种相当激烈的民族情绪,是不公平的。

受到批评的石敬堂被迫走上历史的悬崖边。他别无选择,只能像强者一样低头。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他客观地维护了北方短暂的和平。

从目前的历史观点来看,石敬堂显然不是大汉奸,他只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朵浪花。

在几百年的融合过程中,夷夏之间的差距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1013年,辽国开始向周边地区传播中国文化。1057年,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一直在中国生活。

夷夏其他狭隘的史学观可以停止,应该对石敬堂的功过有新的客观评价。


石敬堂是谁?他背负的骂名从何而来?石敬堂是谁?他背负的骂名从何而来?

,,,,,,

  • 后唐庄宗李存旭皇后刘玉娘:鞭打生父毒死丈夫
  • 刘玉娘(-926),后唐庄宗皇后。魏州成安(今河北成安)人。父刘老,江湖游医。公元924年被任命为皇后。死后的头衔是“神闵敬皇后”...

  • 慕容垂建立后燕了吗?慕容垂最后是怎么死的
  • 他叛离前燕后的第二年,前燕国灭,当苻坚“徙暐(慕容暐)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后,慕容垂“收集诸子,对之悲恸”(《...

  • 陆令萱是谁?陆令萱最后有何结局?陆令萱简介
  • 电视剧《陆贞传奇》让人重新聚焦北齐的历史,作为主角的陆贞,一出场就受到大家的瞩目。历史上,北齐王朝根本没有女相陆贞,...

  • 郑贡用酒救了一个国家 为什么最后却喝死了自己?
  • 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喝酒的社会。陌生人只要坐在酒桌上喝几杯酒,自然会有更多的话,关系也会慢慢熟悉。毫不忌讳地说,在中国...

  • 王彦章是怎么死的?王彦章和李存孝谁更厉害
  • 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

  • 明明可以当副统帅,却堕落为叛徒:最后死于非命
  • 在战争纷飞的五代十国中,李克宁可能不是唯一一个猜测开头却猜不到结尾的人。但原本前途光明的沙陀强人李克宁,如果认真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