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国家的主人。他所拥有的世界取决于一场又一场战斗。在国家成立之初,必然会制定一系列适应新王朝的政策,其中“众建宗亲以藩王室”是朱元璋制定的重要政策之一。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朱彪是王子,第二十六个儿子朱楠早逝。剩下的24个儿子分别在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洪武二十年被封为藩王。然而,在这三个分封中,朱元璋共封了255个藩王,谁是藩王?这个人不是异姓王,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儿子,而是侄子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十岁时与王子同时分封,是靖江王,他是朱元璋分封的唯一一个不是自己儿子的藩王。这样一个没有军功、没有战绩的幼子,在朱元璋众多旁系亲属中,战功赫赫的功臣中,是什么?
[img]277400[/img]
从朱守谦的父亲朱文正开始。
朱文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儿子,自父母双亡以来,朱元璋身边的亲人很少,朱元璋特别重视亲情。大哥死后,朱元璋一直把朱文当亲生儿子抚养,时时带在身边。虽然朱文平时过着盛宴的生活,但他在最关键的时刻表现出了自己勇敢进步的一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朱元璋也非常依赖朱文正。比如洪都之战,就在大家都不看好朱文正的时候,朱元璋相信自己的眼光和能力,任命朱文正指挥和守卫洪都城。
在“洪都保卫战”战役中,朱文改变了过去花花公子的样子,平静地应对陈友谅,声称有60万军队。届时,许多城墙已经被打破。朱文正顽强地坚守,筑起了一堵墙。他坚守洪都85天,战争少,战争多。最后,陈友谅不得不撤退。他指挥的守城战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守城战役之一,为朱元璋的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按理说,朱文正建立这样的奇功,应该更好地为朱元璋所用,无奈传到朱元璋耳朵里的朱文正确实勾结了张士诚,背叛了朱元璋。这时,朱元璋正在与东吴的张士诚作战。突然,这样的消息对他来说是致命的一击。他不再相信任何人。背叛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大哥的儿子,他的侄子朱文正。这样,所有至亲至信的人都为了迟来的荣华背叛了他。朱元璋还值得信任谁?
[img]277401[/img]
原来岔子出在朱文正对这场战争的论功行赏上。按理说,“洪都保卫战”朱文正是第一功。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奖励了所有守将。春天、徐达、廖永忠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奖励,而朱文正则喝了凉风。朱元璋大概是想着亲侄子吧,以后有些是好奖励他的,不是在这个时候。但朱文正不这么认为。他对朱元璋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拿出花花公子的样子,整天借酒消愁,强占民女,买卖官位。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不够,于是胳膊肘向外拐,勾结了张士诚,打算讨伐自己的叔叔朱元璋。
朱元璋又生气又生气。他一发脾气,就要砍朱文正。马皇后劝阻他:“这里只是个性坚强,没有别的。”朱文正最终被免官软禁在桐城,不久之后他抑郁了。
按照朱元璋的脾气,如果背叛他的人是其他英雄,恐怕那个家庭的生活不会好多少。朱元璋对朱文正感到失望和愤怒。最后,他读到了亲情,善待了儿子朱守谦,并把他带到宫中进行精心抚养和教育。洪武三年分封诸位王子为藩王时,还将年轻的朱守谦分封为靖江王,成为众多藩王中唯一的旁系藩王,也是第一代靖江王。他的封地存在时间最长,一直持续到顺治七年。
朱守谦是谁?明初唯一的附属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