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范增的故事吗?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的政治观察力和智慧在楚汉时期名列前茅。
[img]276149[/img]
《史记·项羽本纪》载道:“居巢人范增,70岁,索家,好奇计。”由此可见,范增从隐居到70多岁。但他仍然“洞若观火”、"壮心不已"。秦末大乱毅然选择出山,并将自己的主人选为项梁、项羽。
那为什么范增不选择跟随陈胜吴广呢?这与范增的“认人”人关有关。陈胜、吴光、项梁项羽的区别在于:一是守边的农民出身傲慢,无法容忍人。因为面子问题,连亲戚朋友都可以乱杀,这也是陈胜政治生命短暂的根本原因。项梁项羽是著名将军项燕之后,饱读诗书,能文能武。范增不投靠陈胜吴广而投靠项梁项羽的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范增自己也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从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自立,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将争夺君主,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后也。“这句话一方面说出了陈胜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指导了项梁该怎么办,可以称之为汉代的“隆中对”,可见范增的才华并不逊色于诸葛孔明。
[img]276150[/img]
事实也证明了范增的话和选择是明智的,他的主张和策略都被项梁采纳了,说明范增选择了合适的高木。接下来,范增把“多谋”这个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范增的成就有目共睹。在农民起义的低潮时期,正是范增建议立楚王的后裔为楚王采纳,所以楚人蜂拥而至,义军势力才能长大。范增不仅帮助项梁组建和训练无敌军队,还杀死了李由,消灭了李斯。
公元前207年,秦军围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项梁死后,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称范增仅次于他的父亲。范增也回报了这一点。在巨鹿之战中,他帮助项羽制定了“破釜沉舟,速战速决”的妙计,并与项羽合作。亲自率领军队绕过劲敌张邯,三天内以少胜多,九战九捷,打败了秦朝王离、苏角围攻巨鹿的军队,然后回头收复张邯,取得了推翻强泰的决定性战役。”
强秦被推翻后,他精心策划了“尊楚怀王为义帝,尊项羽为霸王,画世界为十九王地,封十八王”的划时代格局。诸侯在戏剧会议上,(公元前206年)1月(夏历),范增以其卓越的功绩,坚决拒绝王者,为争功欲王者树立了光荣的榜样。然而,他被命名为历阳侯。
在鸿门宴会上,范增强建议项羽迅速消除刘邦,这是他有远见的权宜之计,以避免内战,防止人民生命的帮助。结果,心太软的项羽没有被采纳。后来,张梁向范增发表了“玉斗一对”的感谢,范增指出了项羽未来将面临的“苦果”。事实证明,范增是对的,四年的楚汉战争是最好的证明。
从这个角度来看,范增称之为楚汉时期的第一谋士并不过分。
揭秘:为什么说范增是楚汉时期最厉害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