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同治于1875年去世,慈禧作为自己的母亲,不顾哭天喊地,两小时后立即召开立嗣会议,最终选择了光绪。
公平地说,慈禧对光绪很好。由于年轻,光绪的肚脐总是湿的,慈禧一遍又一遍地用手帕擦拭;光绪晚上睡觉踢被子,慈禧小心翼翼地帮他盖好,每当天气变化也提醒他注意加减衣服,怕他感冒。
这些琐事对普通人来说很正常,但在宫殿里却很少见。一般来说,王子有一个母亲,她的生母往往只能简单地陪伴她,基本上没有机会亲自照顾她。慈禧太后的尊重亲自照顾光绪,如果没有感情,那就是谎言。
仅仅从“培养感情”的功利主义角度来看,这是错误的。人不是机器。他们怎么能冷漠而没有情感呢?慈禧是一个失去孩子的女人和母亲。她曾经说过:“经常躺在我的床上,当它是温暖的,加减衣服。”
光绪应该读书的时候,除了师傅教授,慈禧还亲自教他读书,一字一句地给他读四书五经,生怕自己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光绪也很有竞争力,特别喜欢读书,站着读书,坐着读书,躺着读书...用“手不释卷”来形容基本是对的。
离开母亲的光绪也非常依赖慈禧,她的姨妈和养母。他胆小,每次听到雷声都钻进慈禧的怀里。那些年,母子关系很好。慈禧致力于光绪,一方面是发自内心的母爱,另一方面是功利主义培养感情,当然也是为身后的事情做准备。
[img]273953[/img]
慈禧除了对光绪负责外,一开始对珍妃也没那么恶毒。
光绪刚执政的时候,珍妃一直陪着她。处理完政务后,他们一起写字下棋,甚至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光绪吃了一口,喂了珍妃一口,还问:“你是我的什么?”“我是你的小可爱。”狗粮太甜了。
当太监告诉慈禧公主的亲密关系时,她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即使你是皇帝,你也会忘记你的尊严。”这种态度基本上可以被视为母亲对儿子和儿媳的溺爱,甚至是对迅速抱孙子的期望。为了照顾这对年轻夫妇的情绪,慈禧去颐和园时带走了不受宠爱的龙裕和金妃,让他们过两个世界。
珍妃还有一项技能——摄影。清末摄影属于高科技。很多人担心,当摄影会夺走灵魂时,珍妃已经带着摄像机在宫里拍照了。她拍照的地点和对象都没有限制。她可以在养心殿和景仁宫拍照。光绪、太监和宫女都是模特。珍妃可以把威严的宫殿变成“网络名人打卡点”,这显示了慈禧的宽容。
[img]273954[/img]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了一辈子”,珍妃的摄影事业很贵,月薪300两根本扛不住。再加上对太监和宫女的日常奖励,珍妃觉得自己穷疯了。在表哥的鼓励下,她参加了朝中的卖官活动。后来东窗事件发生时,慈禧劈头盖脸地问:“你怎么不知道祖先的家法,到底是谁教你的?珍妃气冲冲地回答:“这太后教之。“1894年,珍妃被降为贵人,第二年又升为妃。
但希望有多大,失望有多大。正是因为慈禧对光绪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当她得知维新党人想要“抢劫花园”时,她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抚养了24年的儿子想杀了她。慈禧非常伤心。一旦关系破裂,就很难弥补,更不用说期待背后的事情了,所以有一场悲剧,比如浪费皇帝和幽禁。
慈禧一开始很喜欢珍妃,为什么后来却痛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