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1645年),字昆山,山东东昌府临清州(今山东临清)人。官至平贼将军,王子少保,封宁南侯。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273697[/img]
第一次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时,被侯迅提拔。后来,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军队不断扩大,越来越傲慢霸道,支持军队。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宁南伯。南明福王朱由松即位后,晋为侯,守卫武昌。此时,洪光政权中的马士英和阮大成用事,排斥东林党人。他保护东林党人,有个人野心。他于顺治二年(1645年)3月23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的名义进入南京。很少,他死于九江舟。子左梦庚率领一切降清。
史籍记载
《明史·卷273·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家族成员
左良玉小时候是个孤儿,是叔叔养大的,连母亲的姓都不知道。徐州兵变时,左良玉的家人都被杀了,只有一个儿子左梦庚跟着他。左良玉死后,左梦庚继续领导左良玉的军队。
文学形象
孔尚任在他的作品《桃花扇》中大量描述了左良玉。以左良玉为主线的《桃花扇》有《抚兵》、《投远》、《哭主》、《草号》、《截集》,共五出。这五出还有两个主要人物:苏昆生和柳敬亭。所以《听仓》《修札》《会狱》三出都结合在这条线上。而《劫宝》则是《截姬》人物故事的延续,解释了左良玉行为的后果,也连缀在后面,成为一个整体。
[img]273698[/img]
人物评价
左良玉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她出生在战争时期,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徐州兵变时,连抚养叔叔的家人都被杀了,只剩下自己和唯一的儿子左梦庚。
《明史》:左良玉以勇敢的材料,频频歼灭剧寇,于是拥有强兵,傲慢自大,慢则养寇以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的将军屡屡见不鲜,而良玉则没有正刑章,姑息酿患,以卒至称兵犯阙。
张廷玉:①长身面,勇敢,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此有功。②左良玉以勇敢的材料,频频歼灭剧寇,于是拥有强兵,傲慢自大,慢则养寇以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的将军屡屡见不鲜,而良玉则没有正刑章,姑息酿患,以卒至称兵犯阙。
温瑞临:宁南以功为傲。只有心轻熊文灿,杨嗣昌一流人耳。夙昔深得士兵,没有黄书就必须没有索乌;如果士兵不索,他们将被列入其中犯罪:可以保修,名不坠也。看着它的“吾负临侯”这句话,它的初衷是可以鉴别的!史氏率书相反,百世而下。反之亦也。只有“触奸”一事为时论所许。下降后,又以不剃发,赚死金先生正希;受职后,又垂涎金穴,导致沿海生物重遭夷杀。吁!这个人邪在名教中是有的!君子说:“损者三友”。宁南身败名裂,恨千秋者,只澍一人足成诸。甚至,交之不可不慎!
顾成: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左良玉早已成为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胆怯于大战。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为了避免与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装伪王子的“密诏”去南京“救车”显然是一个谎言。他离开武昌时大肆屠杀,随意拘留红光朝廷任命的巡抚和总督。他心目中既没有朝廷,也没有人民。其直接后果是红光朝廷加速瓦解。
明朝将领左良玉生平简介 史书是如何评价左良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