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高力士在历史上忠于李隆基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早在年轻的时候就涉及到一起谋反案。
由于他生来面容清秀,人又聪明,被岭南讨击史李千里阉割后,送给武则天。
李千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吴王李恪的儿子。
当时,武则天对政府做出了最终决定,李氏皇室的后代大多被她杀害。为了保护自己,李千里“数进符瑞异物”,寻求武则天的青睐。当他知道武则天相信佛陀时,他改了冯元的名字叫“力士”,并把他和另一个叫“金刚”的阉割者一起送到了宫殿。
冯力士虽然年轻,但很会观察颜色。人勤奋好学,连武则天都称赞他“狡猾”。并让他进入专门为内官设立的“艺术博物馆”,学习文化和骑射。学完之后,他被要求和他一起服务。
但后来冯力士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误,被武则天驱逐出宫。
[img]272502[/img]
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宦官高延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把他当成义子,用武三思的关系,最终让武则天原谅了他的罪行,被重新召入宫中。
后来,李显夺位。
李贤根本不是皇帝的料。他也是一个宠妻狂魔。朝廷事务应该交给魏皇后。结果魏皇后想跟随武则天做女皇帝,让朝廷烟雾弥漫,人心慌张。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高力士认可了有前途的年轻人李隆基。
原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即使李显不是皇帝,也不能轮到李隆基成为皇帝。然而,高力士认识人,认为李隆基绝不是平庸的一代,李隆基也渴望谋大事,渴望与朝臣交朋友。他们一拍即合。
今年,李隆基25岁,临淄王。高力士才20岁。两个年龄相仿,两个人都能文能武,所以关系很亲密。
公元710年,在高力士的帮助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之变,成功杀害了所有韦氏族,并建立了父亲李丹继承王位。与此同时,李隆基因政变而被授予王位。
公元712年,在李旦的禅让下,李隆基登基继位。
然而,太平公主在朝中不断扩大势力,一心想夺权。
[img]272503[/img]
在所谓的床下,如何让别人睡觉。李隆基和高力士再次发动了先天性政变,彻底摧毁了太平公主和她的党羽。从那时起,朝廷就被李隆基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在两次政变中,高力士不仅为李隆基提出了建议,还率先为李隆基铲除了异己。可以说,高力士为李隆基坐上皇帝的座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隆基非常信任高力士,要求他服务,并破格将他提拔为青光禄医生、右监门卫将军、云指将军,负责内事省事务。
高力士很有礼貌。每次李隆基答应他高官厚禄,他都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反复拒绝。为什么?原来他感谢养父高延福,认为自己的官方财富不能高于高延福。
李隆基对高力士的行为赞不绝口,觉得他性格好,工作能力强,越来越重视他。
高力士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宠爱而骄傲。他仍然全心全意地为李隆基服务,并为李隆基分担政府事务。例如,他首先审视官员的演奏,然后向李隆基报告重大事件,他完全处理小事件。
随着李隆基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忽视政治事务。高力士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他不仅要处理李隆基与朝臣的关系,还要帮助李隆基在重大问题上做出决定。
对于这一时期高力士的评价,《旧唐书》说:“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从而不奉承,劝诫而不犯。所以最近没有闲言碎语,也没有横议。”这个评价显然很好。
除了处理朝臣之间的关系外,高力士还为李隆基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立王子;另一个是杨玉环和李隆基的匹配。
[img]272504[/img]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
看到都城没有保护,高力士保护李隆基逃往成都。他们都是白头翁,但高力士仍然尽最大努力保护李隆基。
公元756年,李恒王子在灵武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帝,并为唐肃宗举行了登基仪式。然后他带领军队平息叛乱,收复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第二年,战争平定后,李隆基在高力士的陪同下回到了长安。
然而,去年,在李恒的安排下,李隆基只能住在曾经是临淄王的兴庆宫。虽然杨玉环已经消失了,但幸运的是,高力士一路陪伴着李隆基的老年生活,至少有一个伴侣。
但李恒仍然感到不安。毕竟,李隆基和高力士已经一起死了两次了。此外,当李隆基在兴庆宫的阁楼上喝酒时,一些人看到了,向他跪下,这无疑让李恒晚上睡不着觉。
因此,李亨将李隆基的住所改为更偏远的太极宫。
李亨命李辅国负责此事。
李辅国拿着鸡毛当令箭,带着500把刀骑兵去迎接李隆基。
说是欢迎,他这一阵势真的很吓人。只见刀光闪闪,吓得李隆基不轻。
[img]272505[/img]
高力士非常生气,责骂李辅国,并命令他不要对太上皇帝粗鲁。他还代表李隆基向500名士兵打招呼。虽然李辅国责骂他“困惑”,杀死了他的两名侍从,但邪恶并没有压制正确。此外,李隆基的余伟仍然存在,这些士兵很胆小,最终下马向李隆基请安。李隆基救了危险,至少安全地搬到了太极宫。
然而,高力士得罪了李辅国,李亨也不愿意让高力士经常在李隆基左右,李辅国的诬告来得很及时。
不久,高力士不仅被削减了所有职位,还被流放到巫州。临行前,高力士向李隆基请求再见。不确定,他不得不在路上后悔。
公元762年,李亨赦免了世界,高力士回到了北京。然而,当他到达朗州时,在听到李隆基去世的消息后,他忍不住“向北望去,呕血而卒”。
高力士一生对李隆基忠心耿耿,李隆基去世后,他也不愿活下去。明人李治称赞他为“高力士真忠臣也!”
历史上高力士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忠于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