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969-1033年),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朝吕后、唐朝武后并称,后人称之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刘娥是蜀国的孤女,后来去了北京师傅。15岁时,她进入了三王子赵恒(即未来的宋真宗)王府。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1004年),刘娥被授予美女称号。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被授予皇后称号。
[img]272396[/img]
宋朝开国以来,没有女主人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控制了朝政权力。宋真宗不安。以总理寇准为首的党不允许刘娥独占朝政。刘娥结丁,曹利用等外国朋友,彻底打败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去世,刘娥临朝称制。刘娥找到了合适的时机,罢相权臣丁谓,贬至崖州。赵氏皇室中最著名的八大王赵(后世艺术形象“八贤王”原型之一)假装疯狂,称病不朝。宋朝政府完全落入了刘娥的手中。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天圣二年(1024年),刘娥身穿皇家龙袍,参加宋廷书封仪式。有臣子写信,请刘娥“武后故事”。程琳还提出了《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称帝。刘娥撕碎了鼓励她称帝的奏章,扔在地上,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宋代祖先的事!”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去世,被称为“张献明肃”皇后。
刘娥一生喜欢用皇帝的衣服,直到死才拒绝还政于宋仁宗,这引起了朝野的批评。宋代以后,随着《狸猫换王子》等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刘娥被定格为狭隘的嫉妒、忠诚,甚至试图谋求宋代“一代奸妃”的形象,这与人物的历史形象相去甚远。
总体评价
刘娥是中国历代后妃中非常传奇的人物,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同时,刘娥也是一代颇有成就的女主。她结束了“天书”运动,结束了党争,发行了交子,修建了水利,建立了一个建议院,建立了一所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擅权至死,拒绝还政于宋仁宗,经常穿皇帝的衣服。宋廷的重要官员担心他的“行武后故事”,即为唐代武则天服务的皇帝。面对大臣们的阻力,刘娥抑制了自己的欲望,最终没有迈出这一步。因此,刘娥死后,宋朝的君臣,包括宋仁宗、司马光和范仲淹,对刘娥的评价是积极的。
刘娥以儿子为自己的儿子,李晨妃不敢说话,朝中上下也威慑着刘娥的力量,不敢说话,使李晨妃和赵真母子直到死都认不出来,因为家庭的损失。刘娥死后,宋仁宗生母之谜在世界上大白,成为宋廷的一大奇案。自元代以来,刘娥和李晨妃的故事逐渐被民间戏剧和小说改编成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狸猫换王子》。几百年来,它一直在演绎和持久。
[img]272397[/img]
明月入怀
据《宋史》记载,张献皇后刘娥的母亲庞氏曾梦见明月落入自己怀孕,很快就怀孕了,然后生下了刘娥。
章献报恩
张献皇后刘娥从蜀国划船下来,船穿过真州,遇到了一位和尚。当和尚看到刘娥的样子,听到她的歌声时,他们知道这个女人将来一定很贵,所以他们拿出自己的钱来资助刘娥进入北京。后来,刘娥成为了女王,和尚还在那里。刘娥捐了数百万私人钱,命令淮南、浙江和江南向和尚重建寺庙。这座新寺庙非常壮观,在南北都很受欢迎。
宫中严母
宋仁宗即位时还年轻。张献皇后(刘娥)严格控制仁宗,经常以礼法约束,而杨淑妃则善待仁宗。仁宗经常被风痰困扰。刘娥下令不要给小皇帝虾蟹等海鲜吃,而杨淑妃私下让人给仁宗吃,说:“为什么太后这样对待孩子?”仁宗接近杨淑妃,对刘娥有些怨恨。
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张献明苏皇后生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