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姚继可一生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最后可以以国礼下葬?

姚继在漫长的历史中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那么大家都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姚继是明末的政治家。因为他敢于承担责任,成就卓越,他深受皇帝的喜爱。但为了减轻人民的税收,他聪明幽默地多次勇敢地戏弄皇帝。

[img]272224[/img]

嘉靖登基后,佛寺、尼庵开始在京城拆毁,道观建设达到嘉靖中期高潮。上行下效,全国各地都不跟风。当时襄城正逢旱灾,老百姓没收颗粒,朝廷的赋税也没有减少,有的老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姚继可得知家乡受灾后,总想着减轻村民的负担。当他得知嘉靖南下要经过襄城县时,他与襄邑乡绅讨论了一个灵活的策略——在襄城北城门外的北极观(玄帝庙)建造了一座特殊的建筑“无梁殿”。

嘉靖回湖北陆安州祭拜显陵(其父陵),姚继可陪同他参观北极观。嘉靖看到无梁殿这座别出心裁的建筑时,非常感兴趣,姚继可故意问他对无梁殿的感受。嘉靖脱口赞道:“好,好,好,好在无梁。姚继可立即跪在地上,大声奏道:“谢主龙恩!“嘉靖问这是什么原因,姚继可说:“这里大旱,百姓流亡,万岁免去百姓粮(税),我为百姓感谢万岁以上。“嘉靖一直喜欢人们说他“金口玉言”。听了戴高帽子的解释,他不得不顺水推舟地认出来。知道这个消息后,人们欢声载道,交口相传,流亡在外的人纷纷回到家乡。

[img]272225[/img]

有一年,一些胡萝卜种子从国外向大明朝廷进贡。皇帝把它们分发给朝中大臣,让他们带回家乡亲自试种。并告诉大家秋后要把收获的胡萝卜全部交给朝中,奖励功行。

收到种子后,大臣们回到家乡寻找肥沃的土地种植,并尽最大努力管理,使他们的胡萝卜长得又大又好。姚继可心里清楚,如果种出高产胡萝卜,无形中会增加家乡人民的负担。@ 他把种子带回家乡后,随意找了一块地种下来,没有特别管理。秋天后收获的胡萝卜像拇指一样小。皇帝问他为什么,他说河南的土地太贫瘠了,胡萝卜长不大。皇帝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河南的税就以养义马计算。姚继可知道养义马也会增加人民的负担,说义马也养不好,河南毒虫太多,弄不好就会咬义马。皇帝给了他一双白眼,表示不相信。

过了一会儿,姚继可把一袋“毒虫”带到朝中给皇帝看。第一个拿出来的是一只蟾蜍,他用力捏了捏,然后放在龙案上,蟾蜍张开嘴,看上去很恶心。然后蟾蜍又喊了一声“哇”,一蹦老远,皇帝说:“这东西真的很厉害。“然后拿出一条拔出毒牙的毒蛇,一放在龙案上,就抬起头吐出红芯,很吓人。皇帝连声说:“快把它拿走!最后拿出一只蝎子,皇帝说:“我觉得这个小物件没什么可怕的。说着就用手去抓,只见蝎子卷起甲虫,照着皇帝的手蛰了一下。这时,皇帝连声说:“河南的毒虫真厉害,不养义马就好!”

之后,姚继可有了退隐的念头,说病在家不再上朝。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姚继可回到家乡的第五年,皇帝不知道哪根神经错了,要用他。姚继可无意再出山,托词生病不能去北京。如果皇帝不相信,就下令把他抬到京城。他还要求家人报告病故,皇帝说:“人死了,还要把头带给我!姚继可骑虎难下,不得不在家自杀,让人割下头送到京城。皇帝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后悔不迭地下令打造一颗金头,与他的遗体一起,按国礼安葬在襄城东城门外的姚家坟。


姚继可一生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最后可以以国礼下葬?姚继可一生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最后可以以国礼下葬?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