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和(1326-1395年),字鼎臣。郝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唐和谨慎,沉敏多智,于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予千户。元军在与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战斗中屡屡被打破,晋升为统军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他守卫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他是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了方国珍部。随后,他率领海道进入福州,俘获了占领延平的陈友定。他带领徐达前往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img]272121[/img]
洪武11年(1378年),封信国公。洪武17年(1385年)巡视海防。洪武20年(1388年),先后在浙江沿海设立了59个卫生中心﹐使日寇不得轻入。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归乡,赐凤阳。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病去世,是明初为数不多的开国功臣之一。追封东瓯王,后名“襄武”。
人物生平
汤和1326年出生在郝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孤庄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和朱元璋不仅是同乡,还在一条小街上长大。童年的汤和雄心勃勃。玩耍时,他喜欢带领孩子们练习骑马射箭。成年后,汤和身高7英尺,洒脱、冷静、敏捷,善于策略。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予千户。
与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在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海道进入福州后,俘获了占领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山西、甘肃、宁夏等地也随徐达率军征军。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年事已高,心中不愿诸将长期领导军队,但尚未公开采取措施。汤和洞察到了朱元璋的初衷,于是寻找机会对朱元璋说: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希望能回到家乡,为将来的死亡找个容身之处。听了这话,朱元璋非常高兴,解除了汤和的兵权,开始在中都凤阳给汤和建府第。
当时,日本海盗经常骚扰沿海地区。朱元璋召来汤和,对他说:虽然你已经老了,请替我一行!唐和到现场巡视后,决定在江浙沿海地区筑城59座。
一年后(1389年,洪武22年),这座城市终于建成了。唐和回到北京复活,凤阳的新房子也建成了。唐和带领妻子和孩子们离开皇帝。朱元璋非常高兴。他给了他3202块金子、2200块白金、300块纸纱和40多套彩币。他给了妻子胡氏同样多的物品,并下令表扬。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从那时起,唐和每年在北京见面一次。
[img]272122[/img]
1390年农历正月初一(洪武二十三年),唐和到京师向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无法说话。朱元璋立即来探望,叹了很久,让他回老家。当汤和病好一点的时候,朱元璋命人带他去首都,让他坐公交车进入内殿,设宴安慰,关心他,给他金、布、御膳、法酒等。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情日益恶化,无法站立。
朱元璋想见汤和,就命他坐车去见他。朱元璋用手抚摸他,详细讲述了他的故乡和多年来兴兵的艰辛。汤和已经不能回答了,只是不停地磕头。朱元璋看到这种情况,泪流满面,厚赠黄金、布丝作为丧葬费。1395年夏天农历八月(洪武二十八年),汤和病逝,终年70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为东瓯王,襄武。安徽蚌埠曹山南麓被埋葬。
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唐和生平简介 死后被封为东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