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会制度化殿试?这一举动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

落第书生在宫外喊冤,惊动赵匡胤,影响中国古代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三月的一天,东京开封的宫殿前有一阵喧嚣。一位学者挥舞着木槌,努力敲打鼓,大声喊叫,震惊了宫殿。没有人认为这位勇敢的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持续了900多年!那么,在这背后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img]272074[/img]

一、书生落第

这位学者名叫徐士廉。原来,他参加了今年在北宋都城开封举行的会议,但他在孙山很出名。徐士廉非常失望。他认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被录取,所以他选择了“起诉皇室”!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宫外设置了“登闻鼓”。那些冤枉的人可以敲击登闻鼓,直接告诉皇帝一切。

北宋的登闻鼓位于宫殿正门宣德门外,于是徐士廉来到这里,敲响了登闻鼓。当时的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得知情况后,他立即召见了徐士廉。面对皇帝和满朝文武,徐士廉将矛头指向考官李芳,“诉芳用情,选择不当”。换句话说,李芳的录取没有公平处理,也没有私情。

[img]272075[/img]

二、皇帝调查

徐士廉的指控加剧了赵匡胤的怀疑。在此期间,这些新科进士曾进宫感谢赵匡胤。当时,赵匡胤发现了一些问题,“上以进士武济川、三传刘军材质最差,应对失误,废除”。换句话说,新科进士中的武济川和刘军被宋太祖当场除名,取消了成绩。最重要的是,武济川和考官李芳是同乡。

赵匡胤向翰林学士卢多逊询问情况,卢多逊一直与李芳不和,立即回答:“颇也闻之”。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决定重新考试。@ “帝乃令贡院籍终场第者名,得360人”;然后,赵匡胤亲自检查并组织了考试,“选择195人,准确以下和士廉,不要试诗赋”;@ 举行殿试,“皇帝讲武殿亲读之”,宣布中举人员。

[img]272076[/img]

三、殿试定型

徐士廉在第二次考试中脱颖而出,考上了难度最大的进士科,“得进士26人,士廉与雁”。之后,宋太祖对相关责任官员进行了处罚,“责芳是太常少卿,考官右赞医生杨可法都负责”。@ 赵匡胤还说,为了照顾世界上贫困家庭的学生,他将来会亲自试一试。“向者登科,多为势家所取,导致孤寒之路,毫无意义。亲自尝试,以能否进退,尽革昔之弊。”

在科举制度中,有三次最重要的考试,即乡镇考试、会议考试和宫殿考试。然而,在宋太祖赵匡胤之前,宫殿考试并没有制度化。有些皇帝会亲自调查,但大多数皇帝不会。因此,宫殿考试往往只是一种形式。由于徐士廉的指控,宋太祖亲自调查并借此机会制度化了宫殿考试,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并被后来的朝代继承。


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会制度化殿试?这一举动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会制度化殿试?这一举动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及具体实施!
  •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家庭。他早年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有了很好的了解。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