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成立之初,定都位于长安。公元658年,东都洛阳成立。可以说,长安和洛阳是唐代最重要的两个城市。武则天在位期间,甚至将古代长安迁至洛阳,将洛阳改名为“神都”。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把首都从长安迁至洛阳呢?
[img]269626[/img]
唐朝是两都制,洛阳和长安都是成都制。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后,将“唐”改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是迁都,而是“定都”。此外,由于唐代土地板块面积的变化,西安逐渐向洛阳转变,定都洛阳可以发挥居中威慑世界的作用。
[img]269627[/img]
武则天搬到洛阳后也有杀人案,但类似的情况并没有再次发生。此外,《资治通鉴》还说了一句话:“终身不归长安。“这显然不是事实。武则天晚年有了归位李唐的想法,于大足第一年(701年)搬回长安,将“长安”改为新的时代标志。她也被张柬之等人逼着在长安退位。武则天登上皇位后,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洛阳?这一点很重要!
[img]269628[/img]
@ 武则天从长安搬到洛阳是非常现实和长期的考虑。既有食物问题,也有其他深刻的政治因素。但核心点是建立自己的团队,摆脱敌对势力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武则天登基的阻力。至于享受这个国家800多年,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武则天成为皇帝后 为什么武则天从长安迁都到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