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胡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任皇帝。由于他延续了明仁宗朱高炽的休养和仁政治国家的政策,以及“三杨”的重用、夏原吉等治世能臣,明朝在他手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后人也将他与朱高炽执政11年合称为“仁宣之治”。然而,除了这些常说的成就外,他还“无意中”开启了明朝废除皇后的先例——他在登基第三年废除了原来的妻子胡皇后,并以孙贵妃为皇后。
据历史资料记载,胡皇后原名胡善祥,是朱棣亲自为朱瞻基选择的妻子。这个人端庄大方,性格冷静,文静,知识渊博,是一个真正的妻子。此外,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非常喜欢胡氏。那么,既然胡的条件这么好,朱瞻基为什么要坚持废除她呢?对此,后世很多史学爱好者把原因归咎于胡氏从来没有为朱瞻基生过一儿半女,而孙贵妃在宣德三年为朱瞻基生了一个儿子,后来是明英宗朱祁镇。乍一看,这种观点是合理的。毕竟古代相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如果深入分析当时的历史,就会发现这种观点充满了漏洞。
[img]268789[/img]
@ 当朱瞻基被授予孙贵妃时,他已经超越了祖先的制度。他不仅给了孙贵妃一本金书,还给了她一个特别的金宝,被称为“皇妃”。你应该知道,金宝是皇后所能拥有的,这是区分皇后和其他妃子地位的重要象征。当时,朱瞻基把金宝给了孙贵妃,并在贵妃面前加了一个“皇帝”字。显然,孙贵妃在他心中的地位与胡皇后无限接近。甚至可以说,他已经为废除胡的另一个孙子铺平了道路。
@ 胡皇后被废弃时,朱瞻基才30岁。即使古代医学不发达,人的寿命也不长,但30岁也不是很大。即使孙贵妃先为朱瞻基生了一个儿子,也不足以让她直接晋升为皇后。况且朱瞻基才30岁,还有生育能力。当时他怎么能预料到胡皇后不会为他生一个儿子呢?此外,当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他对如何产生王子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包括皇后没有孩子的情况,但他没有将没有孩子与废皇后联系起来。
[img]268790[/img]
@ 朱瞻基废除胡女王的方式非常特别。他没有强迫胡退位,而是试图说服胡主动让位给孙。这并不是说朱瞻基有多仁慈,而是说他真的找不到废除胡的理由。事实上,在废除胡之前,他曾与内阁大臣讨论过,但他没有想出一个好的理由。甚至有很多人反对。最后,无奈之下,杨士奇下定决心让他从胡开始,这就是胡“辞职”的原因。这也说明朱瞻基心里真的很虚弱,他也知道自己的理由有多牵强。
既然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朱瞻基为什么坚持废除胡女王?在学习史料的基础上,大胆推测应该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朱瞻基性情贪玩,胡皇后不善于迎合纵容。朱瞻基是一个真正的平衡天子。虽然他的父亲朱高炽在位时间不长,但他为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很多时候,他要做的就是坚持和落实父亲制定的措施。这样的环境给了他足够的空间来培养他的爱好。例如,他喜欢打蟋蟀,所以有人给了他“蟋蟀皇帝”的称号。然而,胡皇后属于一个更传统的女王。她不仅不和皇帝一起玩,而且还担心朱瞻基会放弃政府,经常进行口头劝诫,导致朱瞻基逐渐对她失去兴趣甚至厌恶。
第二,朱瞻基没有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古代皇帝通常在16岁或17岁时结婚,有些甚至更早。朱瞻基和胡氏和孙氏也很早就结婚了,但他们在30岁时没有孩子,这确实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毕竟,古人相信“三十而立”。作为一代皇帝,如果他们不能留下一个儿子来继承大统,他们将为祖先的大罪感到羞耻。现在,孙贵妃为他生了一个王子,真的会对孙贵妃有不同的看法,皇室一直尊重母亲和儿子,朱瞻基想以这种方式“奖励”孙贵妃。
@ 孙贵妃外表出众,善于迎合,朱瞻基真的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与胡皇后相比,孙贵妃确实有点出众,面对朱瞻基,他的目的很单一,就是尽力取悦朱瞻基。至于什么政治、军事、朝廷,他一点都不在乎,自然也不会督促朱瞻基勤于朝政。朱瞻基和她相处的时候感觉很放松。前面说过,朱瞻基是一个真正的和平天子,及时享受是他的天性。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意想不到的。
至于孙贵妃生下的王子朱祁镇,后人也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就是朱祁镇本身不是孙贵妃的亲生子女,而是孙贵妃为了在胡皇后之后生下王子,帮助自己赢得王后的位置。她先是假装怀孕了,然后利用自己的能量串通太监和宫女抢劫被皇帝幸运怀孕的孩子,也就是野史上“阴取宫人子为子”的说法。然而,这种说法确实充满了漏洞。毕竟,怀孕和生孩子不是一两天的事。朱瞻基在这十个月里找不到。进一步假设,如果朱瞻基知道真相,那就更可怕了。这表明朱瞻基主动帮助(至少默许)孙贵妃完成了这套藏天过海的戏法,以帮助孙贵妃登上皇后的位置。如果是这样的话,胡皇后的生活将真正失败。被废除可能是他最好的结局。
然而,在朱瞻基执政后期,面对外界的讨论,他回忆起与胡皇后相处的各种事情。他曾表达过“这是我的青春”的感受。虽然他没有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但这也表明这是他年轻时做的一件困惑的事情。可惜胡在太后去世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埋葬礼仪是按照妃子来进行的。
朱瞻基废除了胡皇后的发妻,仅仅因为没有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