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至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唐瑞宗李丹的第三个儿子,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天生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唐朝繁荣时期的皇帝。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268741[/img]
唐垂拱元年(685年)8月,李隆基出生于东都洛阳。天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泸州(今山西长治)不驾。唐隆元年(710年)6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杀害魏后集团。唐玄宗是李唐的第七位皇帝。唐玄宗叫什么名字?他本名李隆基,死后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民间多称唐明皇。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所以他也被称为李三郎。先天元年(712年),李丹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太平公主死后,获得了国家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初期,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勤于政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靖等贤相,努力创造唐朝的盛世——开元盛世。然而,在统治后期,政府逐渐忽视了政府、信徒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再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稳定唐朝边境,导致了安史八年的混乱,为唐朝从繁荣到衰落奠定了基础。天宝十五年(756年)王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死于长安神龙殿,78岁,葬于金粟山,名泰陵。庙名玄宗,又因其死后的头衔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忌讳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多为唐明皇帝,另有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的头衔。
[img]268742[/img]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最后一位盛世皇帝。他在位期间,开百创了开元盛世。将唐朝的盛世达到顶峰。然而,他执着于过去,沉迷于酒宠王贵辉,最终导致了安史内乱的爆发。因此,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从繁荣到衰落的转折点,唐玄宗李隆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司马光评论道:“圣人以道德为美,仁义为乐;所以茅茨土阶,恶衣菲食,不耻其陋,怕奉养之过以劳民费财。明皇靠自己承平,不思后患,努力玩耍,技巧差,自称帝王富贵不如我,想让前不可及,后不可逾越,非徒娱自己,也以夸人。不知大盗在旁,已有窥察之心,卒致銮舆播越,生民涂炭。乃知人君崇华颓以示人,适合为大盗之招。
太宗鉴前世的弊端,深压宦官无得过四品。明皇开始讲旧章,崇是长,晚节令高力士省决章奏,甚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自太子王公怕事,宦官从此炽热。苏辙:“唐玄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玄宗继中,瑞之乱,政乱在内,外无藩镇分裂之患,约己任贤,贞观之治可复也。宪宗承代,德之弊,政热于朝,而纣甸以外都是滨国,将以求治,则其势尤为困难。虽然,两君都善其始,不善其终,失之者也在一起。毛泽东曾评论说:“唐明皇不会当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李隆基:唐朝最长的皇帝,唐瑞宗李丹的第三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