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笑到最后的是秦国,这与各国的君主有很大关系:秦朝历代的君主,最弱的韩国和燕国只有韩昭侯和燕昭王算明君,楚朝楚怀王之前的楚悼王、楚宣王和楚威王都不错;赵武灵王英明神武;魏文侯和魏武侯开创了魏国的霸权;齐威王称霸了一段时间。
[img]268418[/img]
然而,六国显然无法与秦国几代明君相比。除了开创霸权或称霸一段时间的前几位国君外,可以说一代又一代都不如一代,这使得战国初期被魏国打得没脾气的秦国迎头赶上。最遗憾的是,有两个诸侯国。他们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可以走得更远。然而,由于两个失败者,国力直线下降。这两个战国失败者是魏惠王和齐民王:他们曾经称霸,但到处都是敌人,最终被各国共同打败。
[img]268419[/img]
先说魏惠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国君的努力下,魏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跃居全国第一。尤其是吴起和他一手训练出来的魏武卒,可以说是在全国各地打无敌手。秦国被吴起修复了,没有脾气。他不仅失去了河西的土地,还被挤在洛水以西,不敢轻举妄动。魏国在战国初期成为绝对霸主。
魏惠王在登基之初实际上做得很好:他修复了与韩赵的关系,重用庞娟在军事上仍然保持着足够的实力;魏惠王从迁都开始,迁都本身在当时似乎是合理的。魏惠王的重心转向了中原的竞争,但他不应该把所有的重心都东移,轻视蛰伏的秦国,更不应该把所有的火力都打开,到处树敌。他应该首先在巩固三晋联盟的基础上对付齐楚,魏惠王倒好四处开战,惹得齐楚韩赵和秦国一起对付魏国。
[img]268420[/img]
魏惠王的另一个诀窍是不重视人才。他不仅逃走了商鞅和孙膑的两位奇才,还逃到了秦国。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魏国不断遭遇桂陵战役和马陵战役的惨败,河西地区也被秦国夺回。
魏惠王本人哀叹“东败于齐,西丧秦700多里,南辱于楚”。魏文侯和魏武侯创造的霸权被魏惠王这个败家子打败了。从此,魏国被打落神坛,沦为二流国家,再也没有崛起过。风水以前欺负秦国,现在轮到秦国肆意欺负魏国了。
[img]268421[/img]
让我们来谈谈齐闵王。齐威王时期,齐国崛起。桂陵战役和马陵战役两次击败了强大的魏国。威齐的风头甚至超过了秦楚。齐威王时期,齐秦楚三强并立齐国称霸一段时间;齐宣王时期,齐国利用燕子之乱突破燕都,几乎摧毁了燕国,齐国强大了一段时间。
其实齐闵王有一个梦幻般的开始:垂沙战败楚国。在第二次纵向攻秦战中,齐、韩、魏以齐为首,在著名将领匡章的带领下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与秦并称东西皇帝,风景无限。
[img]268422[/img]
齐闵王和魏惠王有点相似。他们不仅喜出望外,而且到处都是敌人。他们不时与邻国燕、魏、赵、楚等国作战。他们的战斗远远超过合作。特别是,齐国不顾各国默契吞并了宋国,最终在与齐国有深仇大恨的燕国牵头下,以乐毅为教练,组成五国联盟,对齐国发动灭国之战,连续70多个城市将齐闵王从祭坛上击落,如果乐毅不想接受齐国人民的心,故意保留两座城市,即莒和即墨不进攻,齐国几乎会死。
可以说,齐闵王的败家子失去了齐威王和齐宣王留下的遗产。虽然齐国在田单火牛队击败燕国后成功复国,但齐国从此失败。
战国时期两大败家子 比赛结束后,到处树敌,最终被联合击落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