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大学士自顺治年间成立,康熙年间改为内三院大学士学位。包括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大学士。乾隆年间,改为三殿三阁。主要包括: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东阁、文渊阁、体仁阁。
例如,内阁有满汉大学学士和协办大学士。其中,保和殿大学士在清代大学士中地位最高。以乾隆时期为例,马齐、鄂尔泰、张廷玉、内亲、傅恒等人都担任保和殿大学士。虽然乾隆皇帝没有明确说明傅恒将来不再授予他人,但在乾隆十三年后,傅恒担任保和殿大学士后,没有人担任保和殿大学士。
[img]268362[/img]
那傅恒到底是谁呢?
清朝有一位满洲大学士,作为朝廷政务处理的核心,被称为“枢臣”。傅恒是乾隆皇帝在鄂尔泰、内亲后非常重用的满洲枢臣。
傅恒(1720-1770),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傅恒家境显赫,曾祖哈什屯为内部大臣,祖父米思翰为户部尚书,父亲李荣宝为察哈尔总经理。虽然总经理水平不高,但总经理察哈尔八旗事务的管理范围相当于从那以后的察哈尔都统,也是重要职位。傅恒的姐姐是乾隆皇帝最爱的富察皇后。家庭背景的出现,加上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很快的提升。
傅恒最初是一名蓝领侍卫,后来晋升为前头等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右侍郎、军机处行走、领侍卫内部大臣、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等。
在乾隆时期,傅恒是继鄂尔泰、张廷玉、内亲之后的朝中枢臣。由于他忠于自己的国家,他勇敢而善于战斗,并被乾隆皇帝重复使用。在金川战役后,傅恒接替了他的职位,成为乾隆皇帝最有效的助手。傅恒在金川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使乾隆皇帝非常欣赏他,称赞他为“中朝第一宣力大臣”,并将傅恒命名为一流的忠诚公众。
[img]268363[/img]
乾隆二十年来,在平定准噶尔之战的过程中,乾隆皇帝给了他一流的公爵,因为傅恒计划赢得胜利,以表彰他的成就。傅恒知道进退,辞去了荣誉,这样的举动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扬。并赞扬说:“看到它不满意的假期,相信真诚,真正的未来可以永远承载友谊的方式。”
三十二年,清廷征缅甸时,傅恒为经略,期间曾小规模取得功勋,乾隆皇帝欲赏其三眼雀羽,被傅恒婉拒。
[img]268364[/img]
缅甸之战虽然是乾隆皇帝的完美武功之一,但实际上是失败的。35年来,傅恒虽然名义上是班主任回京,但实际上并没有获胜。而且,傅恒身染瘴气,很快就去世了,享年50岁。
傅恒也被称为皇室亲戚,是乾隆皇帝的心腹。他为清朝效力了一辈子。他死后,进入圣贤祠,获得了许多荣誉。他也是保和殿最后一位大学学士。他的身份真的很特别。
傅恒是谁?清朝最后一位保和殿大学士,死后入贤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