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以铜为镜,能正衣冠;以史为镜,能知兴替;以人为镜,能明得失。那我们的英雄岳飞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岳飞似乎一直生活在神话中。
赞美他的人,会把他抬得很高,端坐在云端,必须仰望,但仍然是东一林,西一爪,龙的头尾没有出现。
诽谤他的人会贬低他。不幸的是,最终,他们发现贬损和责骂是无关紧要的,就像拳击手击中想象中的沙袋一样。拳击失败了,没有任何关系。
造成这种奇怪的现象,都是一个人赐予的。
这个人就是千百年来不断骂名的秦桧。
秦桧不愧为绝世奸人。他谋杀了岳飞。为了让岳飞犯下“谋反”的罪行,他竭尽全力摧毁岳飞的战功,用史笔抹黑岳飞。
[img]267923[/img]
龚自珍的《古史钩沉论》说:“要想亡其国,必先灭其史”。
这句话也适合秦桧对岳飞的态度。
秦桧知道岳飞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如果他不彻底黑化岳飞,他一定会成为万民唾骂的大奸贼和社会败类。
@ 诽谤岳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个人声誉战。
当然,秦桧也知道这样做的难度系数有多高。
要知道,早在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才二十八岁,任武德医生英州刺史皇家营地使司统制军马。官阶只有七品,武功十六阶,却受到宜兴士人和人民的尊敬,自发为他建了一座祠堂。人们感激他保境安民,尊重他如再生父母,称赞他:“父母生我容易,公之保我难。”。
同样是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11月,岳飞掩护江北数十万平民和数万军属,在没有粮草、后援、危险可守的情况下,顺利渡江。难民渡江后,定居在扬子江畔的靖江。为了感受岳飞护民的恩德,他们在扬子江上建了一座“望岳桥”,在桥旁建了一座“岳王生祠堂”,供奉岳飞的长生牌。
岳飞在江西平定吉州虔州的民众叛乱,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赵构以叛军曾惊吓龙佑皇太后为由,下密命令岳飞屠城泄私愤。岳飞拒绝受命,多次上书,劝赵构收回成命。岳飞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迫使赵构同意自己做出裁决,因为赵构下令“你想要什么”等隐含威胁。岳飞只处决了少数叛军首领,释放了约1万名被俘民众。吉、虔二州人民感谢岳飞慈悲的侠义情怀,家家户户挂着岳飞的画像,香火供奉,敬如神明。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岳飞平定了占领洞庭湖十几年的邪教巨匪杨,俘获了包括家人在内的20多万人。下属牛皋的意见是,这些贼只有杀了他们才能示威。岳飞立即批评道:“其徒党都是国家赤子,杀之不伤恩,有什么好处?不战屈人之兵,全军为上,自是兵家所贵,若屠杀斩,则不是好事。然后又喝了几声,“不要杀!勿得杀!勿得杀!从此,当地人听到岳少保的名字,多“有手加额”以示尊重。
[img]267924[/img]
此外,数百名河朔义军在岳家军的旗帜下与金军作战。当时,人们称岳飞“忠诚勇敢,柱石本朝,美德名声,夷夏充满”,岳飞享有朝野的一致好评。
可以说,在有生之年,岳飞已经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位神。
一般来说,改变人们对岳飞的理解并不难。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秦桧知难而上,以宰相的职务兼领“监修国史”、“专元宰位,笔切之柄”,毅然挑战世俗,决心用自己的力量把白写成黑,把黑写成白。
为什么岳飞能在南宋[中兴四将]中排名第一?秦桧对岳飞的态度如何?